代議民主制

Multi tool use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民主 |
---|
|
基本形式 |
---|
|
古典形式 |
---|
|
衍生形式 |
---|
- 審議民主制
- 預期民主制
- 共識民主制
- 隨機民主制
- 包容民主制
- 代議直接民主制
- 委任民主制
- 威權民主制
- 極權民主制
- 苏维埃民主制
- 非自由民主制
- 激進民主制
- 自由民主制
- 參與民主制
- 多元民主制
- 無黨派民主制
- 宗教民主制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伊斯蘭民主制
- 經濟民主制
- 產業民主制
- 電子民主制
- 草根民主制
- 暴民政治
- 多數人暴政
- 全民政治
- 社會民主主義
- 民主集中制
- 其它形式
|
政治主題頁
|
|
政治主題的一部分 |
政体的基本形式 (政治系列) |
---|
权力结构 |
---|
|
权力合法性來源 |
---|
|
|
|
威權- 一人独裁
- 威权主义
- 專制
- 专制主义
- 獨裁政體
- 軍事獨裁
- 極權主義
- 军国主义
|
其他概念- 无政府主义
- 無支配體制
- 判官统治
- 神權政治
- 老人政治
- 綠色政治
|
政治主題頁
|
|
代議民主制(英语:representative democracy),又稱間接民主制(英语:indirect democracy),與直接民主制相反,是由公民以選舉形式選出立法機關的成員(議員),並代表其在議會中行使權力(稱為代議)、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简言之,就是人民通过其代表来进行统治,而不是直接进行统治。在此种政制之下,“主人”与“主事”相互分离,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重合性身份被分开。[1]
用约翰·密尔的话说,人民应该是主人,但他们必须聘用比他们更能干的仆人。[2]
民主政治可以有許多種分類方式,沒有任何一種分類法具有絕對性,英国知名政治学家戴维·赫尔德在民主专著《民主的模式》中將民主政治分成九種類型,分別是古典(城邦式)民主、共和主義民主、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民主、競爭式精英民主、多元主義民主、法治民主、參與式民主及自主式(世界主義)民主等。[3]而最常見的分類方式就是直接民主與代議民主,現代大部分國家均並非直接民主制。
代議民主制是现代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4]但是在實踐中,形式上的控制機構和實際的控制機構不符,人民形式上擁有的權力與實際有限的權力不符,議員的承諾與實際表現也常常不相一致,甚至還有民主倒退的可能,因而饱受詬病。
代議起源
代議制起源於13世紀的英格蘭,其標誌是英格蘭議會的形成。英國代議制是英國社會發展與新興社會力量作用下應運而生的產物。最初,議會只討論國王徵收賦稅問題,後範圍擴大至立法問題。[5]在19世紀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過程,代議制度逐漸形成且發展和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過擴大選舉權,代議制逐漸被西方社會全面採納。
「代議」就其詞義而言是「代表商議」、「代表議事」,即指某人代表某一特定的群體,同另一些代表其他群體的人,就彼此共同面臨的問題(事務)進行商議、討論,必要時共同做出決定,以便採取一致行動。「代議政制」是指代議在國家的政治生活領域中具體運用後形成的一種國家政治制度。[6]它的重要特徵是代議與輪換,它包含了議員代表著民眾行使國家或地區權力,議員是由有選舉權的人民選舉出來的,議員代表有一定的任期,議會有明確的法律規範及通過會議行使權力這些內容。
代議國家
民主在20世紀末冷戰結束後成為世界潮流,大部分国家都宣稱自己是民主国家。所以,無論是民主或威權政體,都會依據其各自不同的需求,而建立一套專屬的選舉與代議制度;但由於國家屬性的差異,上述之制度也將會有明顯的區別。目前的世界充斥著各式各樣的選舉及選制,因此有關選舉的角色或功能觀點總有不同。賀羅撥和米勒(Hamop and Miller)就指出,關於競爭性選舉的功能,有兩種相對比的觀點。傳統的觀點認為,選舉是要求政治人物負責的機制,並且使政策得以反應民意。這強調選舉的“由下至上”功能,包括政治的甄選、選出代議士、組成政府、影響政策,此為民主國家的選舉。
另一方面,較為激進的選舉觀點,是由本杰明·金斯伯格這類自由意志主义者所發展出來,其指出選舉是政府與政治精英對其选民施以控制的工具,使其人民變得更為沉静和順從,也能挑出比較不會反對的方案,目的為方便其統治。這強調選舉的“由上至下”功能,威權國家發展的經驗,以及為了執政當局統治上的需要,威權政體同樣也會有選舉與代議制度的設計,不同於民主國家之「公平競爭」的選舉特性。
參見相关
参考文献
^ 张凤阳. 政治哲学关键词.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ISBN 978-7-214-04200-2.
^ 刘军宁. 民主教程. publisher not identified. 2006.
^ 熊必军. 制度分析视域下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研究. 中央编译局. 24 April 2015: 179–. GGKEY:YXPFR0U7LCA.
^ 人大工作手册.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7.
^ 世纪存疑: 历史考古卷.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ISBN 978-7-203-04168-9.
^ 中外代议制度比较. 商务印书馆. 2000. ISBN 978-7-100-03109-7.
X17nEQa,KM,EVyQ37Id IrpX0qogJ4z,dsXo7hAqmy0TnrZfYgyph44F2i,b2E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Ramiro Burr's New Blog - to go back: www.ramiroburr.com From Latin rock to reggaeton, boleros to blues,Tex-Mex to Tejano, conjunto to corridos and beyond, Ramiro Burr has it covered. If you have a new CD release, a trivia question or are looking for tour info, post a message here or e-mail Ramiro directly at: musicreporter@gmail.com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By Ramiro Burr on October 23, 2008 8:40 AM | Permalink | Comments (12) | TrackBacks (0) UPDATE: Luis Silva Funeral Service details released Visitation 4-9 p.m. Saturday, Rosary service 6 p.m. Saturday at Porter Loring, 1101 McCullough Ave Funeral Service 10:30 a.m. Monday St. Anthony De Padua Catholic Church, Burial Service at Chapel Hills, 7735 Gibbs Sprawl Road. Porter Loring (210) 227-8221 Related New Flash: Irma Laura Lopez: long time record promoter killed in accident NewsFlash: 9:02 a.m. (New comments below) Luis Silva ,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
1 I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y ResourceDictionary.MergedDictionaries to load from app.xaml. My WPF app has a static class with a Main defined and startup object set to it. Within Main I created an instance of App and run it. The override OnStartup fires and the mainwindow.cs InitializeComponent gives the error "Message "Cannot find resource named 'MaterialDesignFloatingActionMiniAccentButton'. If I put the resources in the mainwindow.xaml everything is fine, but I wanted them to load at the app level so I they are not in each page. Any help appreciated. public partial class App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OnStartup(StartupEventArgs e) base.OnStartup(e); var app = new MainWindow(); var context = new MainWindowViewModel(); app.DataContext = context; app.Show(); from the Main.. var app = new App(); app.Run(); app.xaml.. <Application x:Class="GS.Server.App"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mlns:...
up vote 2 down vote favorite There is a clear pattern that show for two separate subsets (set of columns); If one value is missing in a column, values of other columns in the same subset are missing for any row. Here is a visualization of missing data My tries up until now, I used ycimpute library to learn from other values, and applied Iterforest. I noted, scor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is so weak (0.6) and thought Iterforest might not learn enough or anyway, except from outer subset which might not be enough? for example the subset with 11 columns might learn from the other columns but not from within it's members, and the same goes for the subset with four columns. This bar plot show better quantity of missings So of course, dealing with missings is better than dropping rows because It would affect my prediction which does contain the same missings quantity relatively. Any better way to deal with these ? [EDIT] The nullity pattern is confirmed: machine-learning 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