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本条目需要擴充。(2010年9月9日)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魏 | |||||||||||||||||||||
---|---|---|---|---|---|---|---|---|---|---|---|---|---|---|---|---|---|---|---|---|---|
386年-535年2月 | |||||||||||||||||||||
橙色部份為北魏疆域 | |||||||||||||||||||||
京城 | |||||||||||||||||||||
• 386-398 | 盛乐(代國) | ||||||||||||||||||||
• 398-494 | 平城(遗址) | ||||||||||||||||||||
• 494-534 | 洛陽(遗址) | ||||||||||||||||||||
• 534-535 | 长安(遗址) | ||||||||||||||||||||
国君姓氏 | 拓跋(後改為元姓) | ||||||||||||||||||||
君主 | 15 | ||||||||||||||||||||
• 386-409 | 道武帝拓跋珪(开国) | ||||||||||||||||||||
• 532-535 | 孝武帝元脩(亡国) | ||||||||||||||||||||
兴衰 | |||||||||||||||||||||
• 386年2月20日 | 拓跋珪重建代国,并改国号为魏 | ||||||||||||||||||||
• 399年1月24日 | 拓跋珪改元天興,即皇帝位 | ||||||||||||||||||||
• 439年 | 統一華北 | ||||||||||||||||||||
• 494年 |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
• 528年5月17日 | 河陰之變 | ||||||||||||||||||||
• 534年11月8日 | 分裂為東魏與西魏 | ||||||||||||||||||||
• 535年2月3日 | 宇文泰及高欢分別控制東西魏 | ||||||||||||||||||||
面积 | 200萬平方公里(450年) | ||||||||||||||||||||
|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鲜卑人政權,连同。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439年,魏太武帝统一华北,与南方的汉人政权对峙。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1]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172年的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2]。
目录
1 歷史
1.1 北魏立国
1.2 兼併华北
1.3 佔領青齊
1.4 改革
1.5 北魏分裂
2 政治制度
2.1 子貴母死制度
3 经济发展
3.1 赋役制度
4 军事
5 文化、艺术和宗教
6 君主
7 藩王
8 参考文献
8.1 引用
8.2 来源
9 研究書目
歷史
北魏立国
中国历史系列條目 | |||||||||
---|---|---|---|---|---|---|---|---|---|
史 前 時 代 | 舊石器時代 | ||||||||
中石器時代 | |||||||||
新石器時代 | 黄河 文明 | 長江 文明 | |||||||
青銅器時代 | |||||||||
传说時代 (三皇五帝) | |||||||||
夏 约前21世纪–约前17世纪 | |||||||||
商 约前17世纪–约前11世纪 | |||||||||
周 前11世紀 | 前256 | 西周 前11世紀–前771 | ||||||||
东周 前770–前256 | 春秋 前770–前403 | ||||||||
戰國 前402–前221 | |||||||||
秦 前221–前207 西楚 前206–前202 | |||||||||
汉 前202 | 220 | 西汉 前202–8 | ||||||||
新 8–23 | |||||||||
玄漢 23–25 东汉 25–220 | |||||||||
三国 220–280 | 魏 220–265 | 蜀漢 221–263 | 吳 229–280 | ||||||
晋 265-420 | 西晋 265–316 | ||||||||
东晋 317–420 | 五胡十六国 304–439 | ||||||||
南 北 朝 420 | 589 | 宋 420–479 | 北魏 386–534 | |||||||
齐 479–502 | |||||||||
梁 502–557 后梁 555–587 | 西魏 535–557 | 东魏 534–550 | |||||||
陳 557-589 | 北周 557–581 | 北齐 550–577 | |||||||
隋 581–619 | |||||||||
唐 618–907 武周 690–705 | |||||||||
五代十国 907–979 | 辽 (契丹) 916–1125 西辽 1124-1218 | 定难军 881–982 西夏 1038-1227 | |||||||
宋 960 | 1279 | 北宋 960–1127 | ||||||||
南宋 1127–1279 | 金 1115-1234 | ||||||||
大蒙古國 1206–1271 元 1271–1368 北元 1368–1388 | |||||||||
明 1368–1644 南明 1644–1662 | |||||||||
後金 1616–1636 清 1636–1912 | |||||||||
中華民國 大陸時期 1912–1949 | |||||||||
中華人民共和國 1949至今 | 中華民國 臺灣時期 1949至今 | ||||||||
相关条目
| |||||||||
中国历史年表 |
在公元四世纪初,拓跋鲜卑在今山西北部和今內蒙古等地建立代國。376年被前秦所吞并。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386年,拓跋珪即代王位,重建代国。同年四月,改国号为魏。398年(天興元年)建都平城,次年称帝。即為魏道武帝。
兼併华北
396年道武帝改元皇兴,率40万大军征讨后燕,一举攻下中山、信度、邺城,平定中原。经过明元帝时代的承平岁月,到北魏太武帝时,于427年攻破夏国首都统万城,428年占领安定,逐走赫连夏后主赫连定。436年攻破和龙,灭亡北燕冯氏。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吞并北凉沮渠氏。442年西凉残余势力李宝投降北魏。443年仇池杨保炽投降北魏。至此北魏完成了兼併华北地区和北方,這時华南地区和南方早已是劉宋,南北各自为政,形成互不隶属的對峙之局。
佔領青齊
在統一華北以前,北魏就有多次與南朝政權在黃淮下游交手的經驗。顯祖獻文帝皇興三年(469),北魏上黨公、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攻下南朝宋所屬的青州治所東陽城,至此以後,現今山東半島,又屬黃淮下游古稱青齊的地區(《尚書‧禹貢》稱「海岱之地」)就歸北魏所管,並被割劃為青州、齊州、濟州、光州等區。
改革
早在馮太后掌政時代,馮太后已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國家規模,如在太和九年(485年)推行均田制,把之前因为戰亂而遺下的無主荒地按制度分給存活的農民,一部分可永久擁有,一部分則身死後交還公家。又施行租調制,農民按制度上數字,定期向朝廷納稅。
孝文帝親政後更在文化上開始修整,在风雨飘摇之中的背景下為了维持和巩固政权,進行了許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即後世之所謂孝文漢化,其舉措大略如下:
- 一、遷洛陽:孝文帝以舊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為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邑為歷史名都,物富民豐,交通便利,便於經略海內,控制中原,魏太和十七年(493年),以南伐為名,進駐河洛,定為京師。遷都洛阳後,戎裝以外,官民皆著漢服。
- 二、改漢姓:《魏書‧官氏志》記載了一百一十八個胡人改姓的例子,如皇族拓跋氏改元姓、步六孤改陸姓、賀賴氏改賀姓、獨孤改姓劉。
- 三、斷胡語:凡三十歲以下官員一律使用漢語,如果仍用鮮卑語,即降爵黜官。
- 四、通婚姻:鼓勵與漢族世家通婚,並從己身開始迎娶漢族士族女子。
- 五、重教育:祀孔子,尊儒教,尋古書,設立太學、小學。
自此胡漢界線开始逐漸消弭,對当时和后世發展意義非凡。
北魏分裂
第八任皇帝魏宣武帝元恪立他的儿子元诩当太子时,没有按旧制处死太子的母亲胡贵嫔,導致外戚及士族掌權。元诩即位后,胡贵嫔为皇太后,後六鎮之亂爆發。胡党毒死元诩,立元钊,大将尔朱荣趁势讨伐,立元子攸,在河阴之变之后掌控朝政。
孝莊帝元子攸不能容忍,铲除了尔朱荣,但不久后就被尔朱家族所杀害。
高欢讨伐尔朱家族,并取得胜利。高欢在532年立元修为帝。元修不能容忍高欢掌握朝政,在534年投奔长安的宇文泰,而宇文泰杀元修,另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高欢另立元善见为帝,建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史称“东魏”。北魏就此滅亡及分裂[3]。
政治制度
子貴母死制度
北魏的宮廷為了避免外戚干政,實施殘酷的子貴母死制度,即後宮女性只要生下皇子就得被賜死,以避免母以子貴的情況發生。但幼子還是需要人照顧,因此就有所謂的保太后,即以太子的保母在太子繼位後成為皇太后[4]。北魏有三種皇太后,一種是皇帝的生母,另一種是皇帝的保姆,還有一種是未曾替前任皇帝生皇子因而存活的皇后。如北魏献文帝乃由漢人女子李贵人所生,然李贵人在生下献文帝以後即被賜死,由身為太后的馮氏所養大。献文帝曾求當時當權的馮太后廢除舊法,但被拒絕。後來直到篤信佛教的北魏宣武帝,才終於取消子貴母死,但他卻導致北魏的外戚爭權,最終導致北魏滅亡及分裂。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是北魏太武帝的孙子,其父拓跋晃没有做过皇帝,文成帝也并非以储君身份登基,故其生母郁久闾氏未曾被赐死,在文成帝登基之初尚在人世,但不久后,身为在位皇帝之母的她也因“子贵母死”制度所累而死。[5]
经济发展
赋役制度
魏孝文帝改革之前,北魏的税收由部落贡纳、牧民的畜牧税为以及一般农民的租调为主[6],其中农民的租调为最大收入。北魏规定租调税收为“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7]。不过这是个一般办法,政府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征收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租调是按户收取的,户的大小没有限制,孝文帝改革之前,三五十家组成一户的情形很普遍。除了这种一般性税收外,政府经常因为战争而加开新税,官吏因为没有官俸,也常常以各种借口征税,给百姓带来很大的负担。
徭役方面,兵役方面由鲜卑人担任,因而兵役较轻。而力役的情况因为缺少史料,无法得知。只知道,为政府工作的工、杂役非常多。他们被编为隶户、军户、营户、府户、绫罗户、乐户等等。
孝文帝改革后,为了给官僚机构提供俸禄,以减少官吏欺压百姓。提高了税率,魏孝文帝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8]。又在太和九年(485年)实行均田制,办法大致有四项:
- 十五岁以上的男丁和妇人均可授田,男丁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如果有牛一头则授田三十亩,最多四头牛,多出的不授田。老少病残或者缺乏男丁的家庭十一岁以上和有病者均授予半夫之田。奴婢一样按照男丁和妇人的标准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但七十以上授田者不必归还。
- 男丁授桑田20亩。桑田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也可以可卖出多于20亩的部分,也可买桑田补足20亩。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
- 多余土地可以借给农民耕种,政府严格控制农民迁徙,只允许迁往空荒地区。
- 规定驻地长官在所在地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八顷,县令郡丞六顷,不许买卖。
政府在均田制的基础上重新规定了税收制度,一夫一妻应缴纳的租调为:“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民年十五以上未娶者,四人出一夫一妇之调;奴任耕、婢任织者八口当未娶者四;耕牛二十头当奴婢八。其麻布之乡,一夫一妇布一匹,下至牛,以此为降。”[9]
军事
北魏兵民分开,[10]兵用于打仗,民从事耕桑[11]。而兵主要由鲜卑及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农业主要由汉人从事。兵民之分也就是胡汉之分,也是胡汉分治的体现。
而士兵里面也分两种,一种是鲜卑兵,另外一种是非鲜卑兵。
鲜卑兵由代北部落的鲜卑人组成,主要担任北魏的禁旅和边防六镇的士兵。这种兵带贵族性质,地位颇高[12],但在魏文帝汉化之后有所改变。
非鲜卑兵中,以高车兵最为重要,禁军和六镇边兵都有高车人。此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和汉人军队。
文化、艺术和宗教
北魏经历了游牧部落联盟而迅速转移到国家的历史,拓跋鲜卑人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北魏时期的主要宗教是佛教、道教和琐罗亚斯德教,其中最重要的是佛教,僧尼的人数曾发展到二百多万。北魏道教,主要是经过寇谦之改良的天师道。当时佛道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太武帝拓跋燾曾经大舉灭佛。琐罗亚斯德教在中国称为祆教或拜火教,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在入华的粟特人当中传播。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凿了云岗石窟。
北魏大部分時期,由於國家及私人贊助,佛教藝術十分興盛。雲崗佛教石窟約興建於西元四六〇年,由上千位工匠歷時約三十五年後完工,洞窟內有雕塑及與繪畫。之後,北魏孝文帝亦於龍門興建石窟。雲崗石窟的佛像屬較靜態的罽賓風格,龍門的造像形式則較流線飄逸,開始展現中國風格的影響。北魏的陪葬陶器亦受到佛教影響,強調「正面性」(frontality) 及對稱。[13]
君主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 献明皇帝 (道武帝拓跋珪追谥) | 拓跋寔 | ?-371年 | — | — | — | — |
— | 太祖 (明元帝拓跋嗣尊) | 宣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谥) | 拓跋珪 | 371年-409年 | 386年-398年(代王、魏王) | 登国 | 386年-396年 | 盛樂金陵 |
道武皇帝 (明元帝拓跋嗣改谥) | 皇始 | 396年-398年 | ||||||
烈祖 (西魏文帝元宝炬追改庙号) | 398年-409年(北魏皇帝) | 天兴 | 398年-404年 | |||||
天赐 | 404年-409年 | |||||||
— | 太宗 | 明元皇帝 | 拓跋嗣 | 392年-423年 | 409年-423年 | 永兴 | 409年-413年 | 雲中金陵 |
神瑞 | 414年-416年 | |||||||
泰常 | 416年-423年 | |||||||
— | 世祖 | 太武皇帝 | 拓跋焘 | 408年-452年 | 424年-452年 | 始光 | 424年-428年 | 云中金陵 |
神䴥 | 428年-431年 | |||||||
延和 | 432年-434年 | |||||||
太延 | 435年-440年 | |||||||
太平真君 | 440年-451年 | |||||||
正平 | 451年-452年 | |||||||
— | — | 南安隱王 | 拓跋余 | ?-452年 | 452年 | 承平 | 452年 | — |
— | — | 景穆太子 (太武帝拓跋焘谥) | 拓跋晃 | 428年-451年 | — | — | — | — |
恭宗 (文成帝拓跋濬追尊) | 景穆皇帝 (文成帝拓跋濬追谥) | |||||||
— | 高宗 | 文成皇帝 | 拓跋濬 | 440年-465年 | 452年-465年 | 兴安 | 452年-454年 | 云中金陵 |
兴光 | 454年-455年 | |||||||
太安 | 455年-459年 | |||||||
和平 | 460年-465年 | |||||||
— | 显祖 | 献文皇帝 | 拓跋弘 | 454年-476年 | 466年-471年 | 天安 | 466年-467年 | 云中金陵 |
皇兴 | 467年-471年 | |||||||
— | 高祖 | 孝文皇帝 | 元宏 (改拓跋氏为元氏) | 467年-499年 | 471年-499年 | 延兴 | 471年-476年 | 长陵 |
承明 | 476年 | |||||||
太和 | 477年-499年 | |||||||
— | 世宗 | 宣武皇帝 | 元恪 | 483年-515年 | 500年-515年 | 景明 | 500年-503年 | 景陵 |
正始 | 504年-508年 | |||||||
永平 | 508年-512年 | |||||||
延昌 | 512年-515年 | |||||||
— | 肃宗 | 孝明皇帝 | 元诩 | 510年-528年 | 515年-528年 | 熙平 | 516年-518年 | 定陵 |
神龟 | 518年-520年 | |||||||
正光 | 520年-525年 | |||||||
孝昌 | 525年-527年 | |||||||
武泰 | 528年 | |||||||
— | — | — | 元氏 (魏孝明帝女) 名不详 (实为孝明帝女,即位1天后废黜) | 528年-? | 528年 (仅1天) | 武泰 (未改元) | 528年 | — |
— | — | — | 元钊 | 526年-528年 | 528年 | 武泰 (未改元) | 528年 | — |
— | — | 彭城武宣王 (宣武帝元恪谥) | 元勰 | 473年-508年 | — | — | — | — |
肃祖 (孝庄帝元子攸追尊) | 文穆皇帝 (孝庄帝元子攸追谥) | |||||||
— (节闵帝元恭追废帝号) | 彭城武宣王 (节闵帝元恭追废帝号,复谥) | |||||||
— | — | 孝宣皇帝 (孝庄帝元子攸追谥) | 元劭 | ?-528年 | — | — | — | — |
— | — | 武懷皇帝 (废帝元朗谥) | 元子攸 | 507年-530年 | 528年-530年 | 武泰 (未改元) | 528年 | 靜陵 |
建义 | 528年 | |||||||
敬宗 (孝武帝元修尊上庙号) | 孝莊皇帝 (孝武帝元修改谥) | 永安 | 528年-530年 | |||||
— | — | — | 元晔 (废为东海王) | ?-532年 | 530年-531年 | 建明 | 530年-531年 | — |
— | — | 广陵惠王 | 元羽 (节闵帝元恭追尊皇帝,称“先帝”) | 471年-501年 | — | — | — | — |
— | — | 节闵皇帝 (西魏追谥) | 元恭 | 498年-532年 | 531年-532年 | 普泰 | 531年-532年 | — |
— | — | — | 元朗 (废为安定王) | 513年-532年 | 531年-532年 | 中兴 | 531年-532年 | — |
— | — | 广平武穆王 (孝明帝元诩谥) | 元怀 | 488年-517年 | — | — | — | — |
— | 武穆皇帝 (孝武帝元修追谥) | |||||||
— | — | 孝武皇帝 (西魏谥) | 元修 (一说元脩) | 510年-534年 | 532年-534年 | 太昌 | 532年 | 云陵 |
永兴 | 532年 | |||||||
永熙 | 532年-534年 |
藩王
参考文献
引用
^ 司马光. 资治通鉴. : 卷140.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152–155. ISBN 7-5622-2277-0.
^ 东魏、西魏及北齐、北周 (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失效連結]
^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卷14 保太后:「後魏自道武創例,立太子則先殺其母,以防母后預政,自是遂著為令,而帝即位皆無太后,於是轉奉保母為太后。」
^ 李凭《北魏文成帝初年的三后之争》
^ 邹纪万《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史》,182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
^ 《魏书》食货志
^ 《资治通鉴》第一百三十六卷
^ 《魏书》食货志
^ 万绳楠(2006)《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贵州人民出版社,232页
^ 《魏书》二八《刘洁传》:“郡国之民虽不征讨,服勤农桑,以供军国,实经世之大本,府库之所资。”
^ 万绳楠(2006)《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 第十七篇 《六镇问题》,贵州人民出版社,230页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北魏[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 年4 月1 日查閱
来源
- 书籍
- 《中国大百科全书》:北魏
研究書目
-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 前田正名 著,孫耀 等 譯:《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
- 窪添庆文:〈关于北魏的太子监国制度〉。
中国朝代:中国北方地区政权 |
---|
前朝: 五胡十六国 | 北朝 · 魏 (独立自前秦,继承代国) 386年2月20日—534年11月8日 | 后朝: 北朝 · 东魏 北朝 · 西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