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Multi tool use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 常务委员会
第十九届 (2017年10月至今) 委员 总书记 习近平委员(7) 习近平 李克强 栗战书 汪 洋 王沪宁 赵乐际 韩 正 机构概况 上级机构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机构类型 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常设机构办事机构 中共中央书记处联络方式 总部 实际地址 北京市中南海等地
中国共产党 历史 - 章程 - 组织 - 领导最高领导人
中央委员会主席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委员会秘书长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标志和制度
党旗、党徽、党报、党刊 集体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民主集中制纪律检查机关 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央组织
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 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中央外联部 中央办公厅、中央政法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顾问委员会 地方组织
地方各级组织: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地方委员会、地方纪律检查委员会、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区委书记、县委书记 基层组织: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组 军队组织:军队委员会 十八大 → 十九大 → 二十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 中国共产党
全国代表大会 (十九大) 中央委员会 (十九届)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军事委员会 地方组织: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地方委员会、党委书记 基层组织: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组、第一书记军队委员会 纪律检查机关、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巡视制度、地方巡察制度 政府国家宪政体制
法律 (列表) 基本法律、普通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香港法例、澳门法律国家行政机关
中央人民政府 (第十三届国务院) 总理:李克强(历届内阁) 副总理:韩正、孙春兰 胡春华、刘鹤国务委员 秘书长 (办公厅) 全体会议 (第十三届) /组成人员 常务会议 (第十三届)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人) 行政区划、机构编制 (列表) 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选举制度、公务员制度 基本国策、五年规划政府工作报告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 主任:杨晓渡 副主任:刘金国 、杨晓超 、李书磊 、徐令义 、肖培 、陈小江 国家司法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政治 統一戰線·港澳台政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政党 中国共产党 (中央统战部) 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香港政党、澳门政党人民團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高度自治 中央對臺工作領導小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 香港司法体制、澳门司法体制 外交·国安
外交部 (发言人、驻外机构) 商务部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 全国人大外事委、全国政协外事委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新型國際關係 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大国外交、周边外交习近平外事访问列表 李克强外交访问列表 政治主题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 ,是中国共产党最高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实际上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由中央委员会全體會議選舉產生。其成員(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簡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領導层。目前中央政治局常委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由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七位常委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其中习近平和李克强在2007年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上首次当选,另外五人在2017年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常委。
目录 1 职权 2 成员 3 政治排名与决策机制 4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5 歷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名單 5.1 第五届中央委员会 5.2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5.3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5.4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5.5 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5.6 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5.7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5.8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5.9 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5.10 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5.11 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5.12 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5.13 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5.14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5.15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6 参考文献 7 参见 职权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從1928年7月六屆一中全會開始設立。1934年1月六屆五中全會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改稱中共中央書記處。1945年中共七大,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當選中央書記處書記,被稱為「五大書記」,地位等同後來的政治局常委。從八大起,又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原來的五大書記全部當選政治局常委。此後仍有中共中央書記處,但只是處理日常事務機構或辦事機構。
《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務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閉會期間行使中央委員會的職權。雖然並未單獨規定常委會的職權,但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領導国家,而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因此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是领导中国共产党与中華人民共和國具有最高權力的日常機構,是党和国家的双重权力核心,其成员包括党、政、军等各方面的最高负责人。
2017年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常委都要向中共中央总书记述职,形成“总书记绝对领导制”,确保总书记掌握绝对权力。[1]
成员 在常委会人选问题上,按照党章,作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同时位列常委首席,召开并主持常务会议。但按照惯例,历任國務院總理实际上也必定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其它重要职务的担任者,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軍委主席、全國政協主席、中共中央書記處排名第一的書記、中共中央紀委書記(除十四届)、國務院排名第一的副總理,在多數情況下由政治局常委擔任。中共中央文明委主任從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開始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國家副主席和中共中央政法委書記也曾經分別由十五到十七屆和十六到十七屆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擔任。
另外,1956年中共八大至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開前的党章中曾设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一职,任此职者皆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在党内的排名仅次于中央委员会主席,高于其它非党副主席的常委。十二大通过的党章废除了党主席和副主席的设置,还规定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和中共中央纪委第一书记这三个职务的担任者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委中产生,当时中共元老邓小平和陈云分别担任了这三个要职。这项规定在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等退出政治局常委会后取消。[2]
政治排名与决策机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中国共产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最高层领导人,级别为“国家级正职”(正国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政治局常委名单的顺序一般按资历和职位排列,反映其在党和政府的地位,在正式场合的出席名单等很少发生次序更迭,故常有党内第几把手的说法。不过,常委的排名一般由黨內資歷和地位決定,因此有时候不一定与任职者官职的高低挂钩,人数也不一定是单数,例如在中共十二大选出的六位常委,身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名列第一,任职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叶剑英排名第二,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却排名第三,任职国务院总理的赵紫阳排名第四,比排名第五的国家主席李先念要前,作为中纪委第一书记的陈云则名列第六。
常委会的内部决策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一般认为在重大问题表决上采取简单多数制,每个常委的表决权并不因其职务或资历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十六届和十七届政治局常委人数由十四届、十五届时的7人增至9人,而十八届又恢复为7人。
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25人,其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7人,排名如下: 排名 肖像 姓名 党职 公职 分工 1 习近平 中共中央总书记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国家主席 国家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主任 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军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总指挥2 李克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党组书记 国务院总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主任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国家能源委员会主任 3 栗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副主席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4 汪 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党组书记 全国政协主席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5 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记 中央文明委主任 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成员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主任 6 赵乐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中央纪委书记 中央审计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7 韩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党组副书记 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 国家能源委员会副主任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 中央财经委员会成员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组长 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组长 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组长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组长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全国绿化委员会主任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组长
歷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名單 自1927年至今(2017年)为止共有66人进入过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第五届中央委员会 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五届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27年7月)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 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周恩來、羅亦農 第六届中央委员会 六屆一中全會(1928年7月) 向忠發、周恩來、蘇兆征(1929春病故)、項英、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李立三(後補)1930年8月6日 中央行動委員會(總行委)主席團委員 向忠發、李立三、周恩來、瞿秋白、徐錫根、顧順章、袁炳輝 六屆三中全會(1930年9月24日-28日) 向忠發、周恩來、瞿秋白 六屆四中全會(1931年1月) 向忠發、周恩來、張國燾、陳紹禹(1931年2月增补) 盧福坦、周恩來、劉少奇、張聞天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六屆五中全會(1934年1月) 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項英 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王稼祥 毛澤東、陳紹禹、張聞天、陳雲、康生六屆六中全會(1938年9月-11月) 毛澤東、張聞天、陳雲、康生、陳紹禹、任弼時(1940年7月增補) 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 六屆七中全會主席團 毛澤東(主席团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中央秘书长)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 七屆一中全會(1945年6月) 毛澤東(書記處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1950年10月病逝)、陳雲(1950年6月七屆三中全會增補)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澤東(不設副主席) 中央政治局主席:毛澤東 中共中央秘书长:任弼时 → 邓小平 第八届中央委员会 八屆一中全會(1956年9月) 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1958年八屆五中全會增補)、鄧小平 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澤東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林彪(1958年八屆五中全會增補) 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鄧小平 八屆十一中全會(1966年8月) 毛澤東、林彪、周恩來、陶鑄(1967年1月被撤职)、陳伯達、鄧小平(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被撤职)、康生、劉少奇(1968年10月八届十二中全会被撤职)、朱德、李富春、陳雲 第九届中央委员会 九屆一中全會(1969年4月)毛澤東、林彪(1971年9月死亡,1973年开除党籍)、周恩來、陳伯達(1970年9月九届二中全会被隔离审查)、康生 第十届中央委员会 十屆一中全會(1973年8月) 毛澤東(1976年9月病逝)、華國鋒(1976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增补)、周恩來(1976年1月病逝)、王洪文(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康生(1975年12月病逝)、葉劍英、李德生(1975年1月十屆二中全會辭職)、朱德(1976年7月病逝)、張春橋(1976年10月被隔离审查)、董必武(1975年4月病逝)、鄧小平(1975年1月十屆二中全會增補,1976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撤职) 主席:毛澤東 第一副主席:華國鋒(1976年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副主席:周恩來、王洪文、康生、葉劍英、李德生、鄧小平(十屆二中全會增補) 「四人幫」倒台後(1976年10月) 華國鋒(主席)、葉劍英(副主席) 十屆三中全會(1977年7月) 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十一屆一中全會(1977年8月)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东兴 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12月)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汪东兴、陈云 十一屆五中全會(1980年2月)華國鋒、葉劍英、鄧小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趙紫陽 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 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陈云、華國鋒主席:胡耀邦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陈云、華國鋒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 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 十二屆一中全會(1982年9月) 废除党主席和副主席的设置,以总书记为“中共中央主要负责人”。
胡耀邦、葉劍英、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陈云 十二屆四中全會(1985年9月) 胡耀邦、鄧小平、趙紫陽、李先念、陈云 政治局擴大會議(1987年1月) 趙紫陽(代理总书记)、鄧小平、李先念、陈云、胡耀邦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 十三屆一中全會(1987年11月) 趙紫陽、李鵬、喬石、胡启立、姚依林 十三屆四中全會(1989年6月) 江澤民、李鵬、喬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環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 十四屆一中全會(1992年10月) 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鎔基、刘华清、胡錦濤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 十五屆一中全會(1997年9月) 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十六屆一中全會(2002年11月) 胡錦濤、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2007年6月病逝)、吴官正、李长春、羅幹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 十七屆一中全會(2007年10月) 胡錦濤、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 十八屆一中全會(2012年11月) 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十九屆一中全會(2017年10月) 习近平、李克强、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参考文献 ^ 中央政治局同志向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述职. 新华网. 2017-10-27 [2018-03-21 ] . ^ 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八二年九月六日通过).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01-15 ] .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中共中央政治局 中共中央書記處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
理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 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斯大林主义
毛泽东思想 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人民民主专政 · 統一戰線 · 人民战争 · 为人民服务 · 实事求是 · 整风 · 新民主主义 · 土地改革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反右运动 ·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三个世界
华国锋时期指导思想一纲两目(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安定团结) · 两个凡是(汪东兴)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四项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三个有利于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 · 猫论 · 摸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要內容 · 保持先进性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 全面、协调、可持续 · 和谐社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國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其他 五讲四美三热爱 ·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清除精神污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荣辱观
制度
章程 · 入党誓词 · 党旗、党徽 · 党费 · 党报、党刊 · 民主集中制 · 纪律检查机关 ·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央组织
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
最高负责人 (历史沿革)1921 中央局(书记) → 1922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 1925 总书记) → 1927 中央委员会 (总书记 → 1945 主席 → 1982 总书记 )
中央政治局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 /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秘书长
直属机构 中央办公厅 · 中央组织部 · 中央宣传部 · 中央统战部 · 中央外联部 · 中央政法委 · 中央政研室 · 中央网信办 · 中央台办 · 中央外事办 · 中央编办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 · 中央党校(行政学院)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人民日报》社 · 《求是》杂志社 · 《光明日报》社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中央委员 (候补委员) 二届(候补) · 三届(候补) · 四届(候补) · 五届(候补) · 六届(候补) · 七届(候补) · 八届(候补) · 九届(候补) · 十届(候补) · 十一届(候补) · 十二届(候补) · 十三届(候补) · 十四届(候补) · 十五届(候补) · 十六届(候补) · 十七届(候补) · 十八届(候补) · 十九届(候补)
中央军事委员会
沿革 1925 中央军事部 → 1926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28 中央军事部 → 1930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31 中央军事部 → 1937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 1945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54 中央军事委员会
负责人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革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顾问委员会
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
沿革 1927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负责人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 1987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地方组织
地方各级党代会 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集体 省委(省委书记、省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区委书记
基层组织
基层党代会 基层党委 · 党工委 · 党组 党支部 党小组 优秀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
.mw-parser-output .chart-contentborder-spacing:0;border-collapse:separate
全国代表大会
中央委员会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中央军事委员会
中央政治局
中央书记处
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办公厅 中央组织部 中央宣传部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央对外联络部
各议事协调机构和领导小组
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第五届
一中全會 陈独秀(总书记) · 张国焘 · 蔡和森 · 瞿秋白(後補,因病请假) · 谭平山(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 张国焘 · 李维汉 · 周恩来 · 李立三 · 张太雷 · 瞿秋白(後補)
临时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 瞿秋白(临时政治局主席) · 李维汉 · 苏兆征
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 瞿秋白 · 李维汉 · 苏兆征 · 周恩来 · 罗亦农 (被捕牺牲) · 项英(後補)
第六届
一中全會 向忠发 · 周恩来 · 苏兆征 (1929年2月病逝) · 项英 · 蔡和森(1928年11月被撤职) · 李立三(後補)
三中全會 向忠发(政治局主席) · 周恩来 · 瞿秋白
四中全會
1931年1月 向忠发(总书记) · 周恩来 · 张国焘 · 王明
1931年6月 周恩来 · 王明(代理书记) · 卢福坦 · 张闻天
1931年9月 博古 · 张闻天 · 卢福坦
五中全會
1934年1月 博古(总书记) · 张闻天 · 周恩来 · 项英
1935年1月 张闻天(总书记) · 毛泽东 · 周恩来 · 博古 · 王稼祥
1937年12月 张闻天 · 毛泽东 · 王明 · 陈云 · 康生
六中全會 毛泽东(政治局主席) · 张闻天 · 陈云 · 康生 · 王明 · 任弼时(1940年7月增选)
七中全會 毛泽东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来 · 任弼时
第七届 不设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由中央书记处 代替。
一中全会选举 1945年6月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朱德 · 刘少奇 · 周恩來 · 任弼时(中央秘书长) 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1945年8月增选):陈云 · 彭真
二中全会调整 1949年3月 中央书记处书记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 · 周恩來 · 朱德 · 任弼时 (中央秘书长,1950年逝世) · 陈云 (1950年代理中央书记处书记,1950年递补)
第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56年9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刘少奇(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中央副主席) · 朱德(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林彪 (1958年八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总书记)
十一中全会选举 1966年8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中央副主席) · 周恩来 · 陶铸(1967年被打倒) · 陈伯达 · 邓小平(1967年被打倒) · 康生 · 刘少奇(1967年被打倒,1968年八届十二中全会撤职) · 朱德 · 李富春 · 陈云
1967年3月 中央政治局停止活动。
第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69年4月 毛泽东(中央主席) · 林彪 (中央副主席,1971年逝世) · 周恩来 · 陈伯达(1971年九届二中全会隔离审查,1973年撤职) · 康生
第十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73年8月 毛泽东 (中央主席,1976年逝世) · 华国锋 (1976年任职,中央第一副主席,1976年任中央主席) · 周恩来 (中央副主席,1976年逝世) · 王洪文(中央副主席,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康生 (中央副主席,1975年逝世)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李德生(中央副主席,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辞职) · 邓小平 (1975年十届二中全会当选,1976年撤职,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复职,中央副主席) · 朱德 (1976年逝世) · 张春桥(1976年隔离审查,1977年十届三中全会撤职) · 董必武 (1975年逝世)
第十一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77年8月 华国锋(中央主席)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增选,中央副主席) · 汪东兴(中央副主席,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辞职) · 胡耀邦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中央总书记) · 赵紫阳 (1980年十一届五中全会增选)
六中全会改组 1981年6月 胡耀邦(中央主席、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副主席) · 赵紫阳(中央副主席) · 李先念(中央副主席) · 陈云(中央副主席) · 华国锋(中央副主席)
第十二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2年9月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 · 叶剑英(中央军委副主席)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五中全会改组 1985年9月 胡耀邦(中央总书记至1987年) · 邓小平(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 赵紫阳(国务院总理,1987年代理中央总书记) · 李先念(国家主席) · 陈云(中央纪委第一书记)
第十三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87年11月 赵紫阳(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撤职)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胡启立(中央书记处书记,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免职)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四中全会改组 1989年6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1989年十三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姚依林(国务院副总理) · 宋平 · 李瑞环(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四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92年10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国务院总理) · 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朱镕基(国务院副总理) · 刘华清(中央军委副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
第十五届
一中全会选举 1997年9月 江泽民(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朱镕基(国务院总理) · 李瑞环(全国政协主席) · 胡锦涛(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尉健行(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书记) · 李岚清(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六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02年11月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兼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曾庆红(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 · 黄菊 (国务院副总理,2007年逝世) · 吴官正(中央纪委书记)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罗干(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七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07年10月 胡锦涛(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 贾庆林(全国政协主席) · 李长春(中央文明委主任) · 习近平(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兼中央军委副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副总理) ·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 ·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
第十八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12年11月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张德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俞正声(全国政协主席) · 刘云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王岐山(中央纪委书记) · 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
第十九届
一中全会选举 2017年10月 习近平(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 李克强(国务院总理) · 栗战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 汪洋(全国政协主席) · 王沪宁(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明委主任) · 赵乐际(中央纪委书记) · 韩正(国务院副总理)
E74QhYlODJ78I81uWpoRQ5fA2Q,cvIworYFGa,uZUpz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Ramiro Burr's New Blog - to go back: www.ramiroburr.com From Latin rock to reggaeton, boleros to blues,Tex-Mex to Tejano, conjunto to corridos and beyond, Ramiro Burr has it covered. If you have a new CD release, a trivia question or are looking for tour info, post a message here or e-mail Ramiro directly at: musicreporter@gmail.com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By Ramiro Burr on October 23, 2008 8:40 AM | Permalink | Comments (12) | TrackBacks (0) UPDATE: Luis Silva Funeral Service details released Visitation 4-9 p.m. Saturday, Rosary service 6 p.m. Saturday at Porter Loring, 1101 McCullough Ave Funeral Service 10:30 a.m. Monday St. Anthony De Padua Catholic Church, Burial Service at Chapel Hills, 7735 Gibbs Sprawl Road. Porter Loring (210) 227-8221 Related New Flash: Irma Laura Lopez: long time record promoter killed in accident NewsFlash: 9:02 a.m. (New comments below) Luis Silva ,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
1 I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y ResourceDictionary.MergedDictionaries to load from app.xaml. My WPF app has a static class with a Main defined and startup object set to it. Within Main I created an instance of App and run it. The override OnStartup fires and the mainwindow.cs InitializeComponent gives the error "Message "Cannot find resource named 'MaterialDesignFloatingActionMiniAccentButton'. If I put the resources in the mainwindow.xaml everything is fine, but I wanted them to load at the app level so I they are not in each page. Any help appreciated. public partial class App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OnStartup(StartupEventArgs e) base.OnStartup(e); var app = new MainWindow(); var context = new MainWindowViewModel(); app.DataContext = context; app.Show(); from the Main.. var app = new App(); app.Run(); app.xaml.. <Application x:Class="GS.Server.App"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mlns:...
up vote 2 down vote favorite There is a clear pattern that show for two separate subsets (set of columns); If one value is missing in a column, values of other columns in the same subset are missing for any row. Here is a visualization of missing data My tries up until now, I used ycimpute library to learn from other values, and applied Iterforest. I noted, scor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is so weak (0.6) and thought Iterforest might not learn enough or anyway, except from outer subset which might not be enough? for example the subset with 11 columns might learn from the other columns but not from within it's members, and the same goes for the subset with four columns. This bar plot show better quantity of missings So of course, dealing with missings is better than dropping rows because It would affect my prediction which does contain the same missings quantity relatively. Any better way to deal with these ? [EDIT] The nullity pattern is confirmed: machine-learning c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