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間
香港時間或稱為香港標準時間(縮寫HKT)是香港所採用的時間標準,由香港天文台負責管理。香港標準時間全年比國際協調時快8小時,所以香港的標準時間與同樣位於UTC+8時區的國家及地區相同,當中包括北京(CST)、澳門(MOT)、台北(NST)、吉隆坡(MYT)及新加坡(SGT)。香港在1904年使用格林威治標準時間,1972年採用國際協調時。當國際協調時間為凌晨0時0分時,香港是上午8時整。香港時間比曼谷的(UTC+7)快1小時,較東京、平壤及首爾的(UTC+9)慢1小時。
目录
1 歷史
2 夏令時間
3 電視及電台的報時
4 網上時鐘
5 參見
6 參考資料
7 外部連結
歷史
香港時間的授時服務,是香港天文台從1883年成立至今的主要職責。早期香港天文台使用赤道儀及中星儀,透過觀測星象測量時間。當時香港時間是當地平均時間(LMT)UTC+7:36:42(準確值為UTC+7:36:41.8842)。香港天文台最早於1885年1月1日對公眾授時[1],當年香港天文台於九龍尖沙咀警署設置桅杆,以升降時間球的方式對外發布時間。1885年1月1日,香港天文台於中午12時50分把時間球升到桅杆頂端,然後於下午1時正,首次把時間球降下,成為香港首次報時訊號,並作為香港時間的標準。用於報時的時間球訊號塔,後來於1933年因為電台報時的開展而拆除。1904年10月30日,香港時間正式確定為格林威治標準時間快8小時(GMT+8)[2]。2004年,天文台安裝了一套高準確度授時系統,利用全球定位系統共視方法,向國際度量衡局提供天文台的原子鐘時間數據,參與訂定協調世界時。天文台亦根據國際度量衡局提供的時間數據調校原子鐘,使其準確度保持在一百萬分之一秒以內。現時,香港天文台以銫原子鐘報時系統作為香港時間的標準,誤差僅為每日1微秒之內。香港天文台設有互聯網時間伺服器,為互聯網的用戶提供準確的時間校正服務[3]。
夏令時間
香港曾經採用夏令時間制度[4],即是夏季期間時鐘顯示的時間會較正常時間快一小時,並於冬季前的指定日子,把時鐘調校回又稱冬令時間的正常時間。香港的夏令時間制度最早於1941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實施。香港於1942年至1945年被日本佔領期間,日本在香港全年實施夏令時間,令香港的時間與東京的時間一致[5]。日本戰敗後,香港恢復使用比格林威治時間快8小時作為標準時間。從1946年起,香港再次於夏季採用夏令時間[6],夏令時間一般設定於每年的4月至10月期間(除1973-74年在12月30日開始),1977年及1978年則沒有採用夏令時間,1979年5月至10月再次使用夏令時間,也是香港最後一次採用夏令時間。1980年至今,香港再沒有實施夏令時間。由於香港地理位置所處的緯度不高,所以香港冬夏兩季的日照時間,與長年實施夏令時間的歐洲及美加地區相比,日照時間的長度差距並不顯著。雖然香港在夏至的日照時間比冬至長了約2小時43分鐘[7],但執行夏令時間須要每年調校時鐘兩次,容易造成混亂,把夏令時間的效益抵消。
電視及電台的報時
香港的無綫電視翡翠台和明珠台及已停止大氣電波服務的亞洲電視本港台和國際台在每日數個時段為觀眾報時,包括星期日下午播出KERORO軍曹,午間新聞及六點半新聞前。香港電台會每半個小時報時一次,通常在整點和30分發出報時廣播。港台電視31會以不定期播出時間而讀出報時時段。ViuTV和奇妙電視開台至今無提供報時。
網上時鐘
香港天文台可利用網上來調整當地時間。
參見
- 時區
- 協調世界時
- UTC+8
- 中國時區
- 北京时间
- 台北時間
- 澳門標準時間
- 新加坡標準時間
參考資料
^ 香港授時服務歷史,香港天文台,2014年2月25日
^ 香港政府憲報 (PDF). 1904-10-21 [2018-05-11].
^ 天文台原子鐘服務市民和電子商貿,香港政府新聞公告,2003年9月4日
^ 香港夏令時間,香港天文台,2014年6月19日
^ 1952年香港仲有夏令時間,蘋果日報,2013年11月02日
^ 香港曾經實行夏令時間,cablenews.i-cable.com,2010-2-10
^ Today's Sun Position in Hong Kong,www.timeanddate.com,2015-12-20
外部連結
- 香港法例第1章《釋義及通則條例》第67條:香港時間
- 香港天文台 香港授時服務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