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殖民地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海峡殖民地
Negeri-Negeri Selat
Straits Settlements
نݢري٢ سلت
叻嶼呷


1826年-1946年



海峡殖民地国旗

国旗



coat_alt

国徽





国歌:《天佑吾王》
英语:God Save The King


1922年英屬馬來亞; 海峡殖民地(紅)、馬來聯邦(黃)、马来属邦(藍)
1922年英屬馬來亞;
海峡殖民地(紅)、馬來聯邦(黃)、马来属邦(藍)

地位
英国殖民地英语Territorial evolution of the British Empire
首都
檳城(前),新加坡(後)
常用语言
馬來語、英語、華語、淡米爾語
英國國王
 


• 1820–30

乔治四世 (首)
• 1936–52

乔治六世 (末)

海峽殖民地總督¹

 


• 1826–30

浮爾頓 (首)
• 1934–46

珊頓爵士 (末)
历史
 


• 建立

1826年
• 终结

1946年
面积
1931年
4,145 km2
人口


• 1931年

1114015
货币
叻币 (-1939)
马来亚元 (1939-)






先前国

继承国
















檳城

荷屬马六甲

新加坡

天定

邦咯岛

纳闽

日佔馬來亞












日佔馬來亞

新加坡直轄殖民地

馬來亞聯邦

檳城直轄殖民地

馬六甲直轄殖民地
今属于
 马来西亚
 新加坡
 澳大利亚( 圣诞岛)

1: 兼任马来联邦和北婆罗洲高级专员












历史系列条目

马来西亚历史
Malaysian History.png

















Flag of Malaysia.svg 马来西亚主题

Merlion.JPG

新加坡歷史系列

早期历史 (1819年以前)

新加坡王国时期 (1299年-1398年)

現代新加坡的建立 (1819年–1826年)

海峽殖民地時期 (1826年–1867年)

反天主教徒騷亂 (1851年)

福建與潮州人騷亂 (1854年)

直轄殖民地時期 (1867年–1942年)

新加坡戰役 (1942年)

日佔时期 (1942年–1945年)

肅清大屠殺 (1942年)

戰後時期 (1945年–1955年)

第一次立法議會 (1948年–1951年)

瑪麗亞·赫托騷亂英语Maria Hertogh riots (1950年)

第二次立法議會 (1951年–1955年)

反國民服役騷亂英语1954 National Service Riots (1954年)

自治時期 (1955年–1962年)

福利巴士騷亂英语Hock Lee bus riots (1955年)

马来西亚时期 (1962年–1965年)

合併公投英语Singaporean national referendum, 1962 (1962年)

冷藏行动 (1963年)

種族騷亂 (1964年)

麥唐納大樓爆炸案英语MacDonald House bombing (1965年)

独立时期 (1965年至今)

種族騷亂 (1969年)

光谱行动 (1987年)

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

襲擊大使館陰謀 (2001年)

SARS爆發 (2003年)

小印度骚乱 (2013年)

Flag of Singapore.svg新加坡主题首页


海峽殖民地英语:Straits Settlements),是大英帝國於1826年至1946年對於馬六甲海峽週邊及鄰近地區各殖民地的管理建制。最初由新加坡(石叻埠)、檳城(槟榔屿)和馬六甲(吗六呷)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組成,因此被当时當地華人稱為三州府或者叻嶼呷[註 1],之後海峽殖民地涵蓋範圍及於天定及納閩。




目录





  • 1 英屬東印度公司時期


  • 2 英殖民地部直轄時期


  • 3 解散


  • 4 注释


  • 5 参考文献




英屬東印度公司時期


1786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与吉打苏丹签下《英吉条约》。条约中写明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吉打受到敌人攻击时需帮忙,还有不能袒护吉打的敌人。并每年给与吉打苏丹30000西班牙元,以换取槟岛拥有权。


1824年,荷蘭為了獲得整個蘇門答臘島的統治權,與英國簽訂了《英荷條約》。在條約中,荷蘭將馬來半島上的馬六甲割與英國,以換取英國放棄蘇門答臘上的明古連地區。


1826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決定整合在馬來亞的三個港口屬地新加坡、檳城和馬六甲組成海峽殖民地。首府初時設於檳城,1832年遷往新加坡。



英殖民地部直轄時期




海峡殖民地旗帜


1867年4月1日,英国政府殖民地部正式接管海峽殖民地,並將其劃入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y)之列,總督駐守於新加坡。與此同時,印度洋上的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劃歸海峽殖民地管轄。在此同時,海峽殖民地總督兼任英國駐馬來亞和汶萊這兩個英保護國的高級專員。1874年,隨著《邦咯條約》的簽訂,天定和附近島嶼被納入殖民地的範圍。1906年10月30日,北婆羅洲沙巴的納閩港也劃歸海峽殖民地。


在太平洋战争期間,海峽殖民地,除了科科斯群島外,都被日軍佔領。而科科斯群島則劃歸錫蘭代管。二戰後,海峽殖民地各個港口重歸英國統治。在戰後初期,英國對各港口施行軍法統治。


那時候使用的货币为叻币,至1939年起改为馬來亞元。



解散


1946年4月1日,英國宣佈解散海峽殖民地,新加坡成為獨立的一個直辖殖民地,並管轄科科斯群島和聖誕島,直至兩島分別於1955年和1957年劃歸澳洲。而檳城與馬六甲便和馬來聯邦四州及另五个马来属邦合組為馬來亞聯邦。而納閩則於同年7月15日劃歸英屬北婆羅洲,成為後來馬來西亞联邦直辖区的一部分。



注释



  1. ^ 「叻」是「石叻」或「叻埠」(新加坡)、「嶼」是檳榔嶼、「呷」是馬六甲。



参考文献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ReactJS Fetched API data displays live - need Data displayed static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