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条目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
|
概念 - 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
- 反帝國主義
- 反修正主义
- 共产主义社会
- 共產主義國家
- 民主集中制
- 計劃經濟
- 马列主义无神论
- 一党制
- 人民民主
- 人民阵线理论
-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社会主义国家
- 生产力理论
- 先锋队理论
|
变种 - 斯大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马列毛主义
- 胡志明思想
- 金日成主義
- 铁托主义
- 赫魯曉夫主義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义
- 霍查主义
|
人物 - 列宁
- 斯大林
- 台尔曼
- 厄尔·白劳德
- 卡達爾·亞諾什
- 威廉·皮克
- 季米特洛夫
- 喬治烏-德治
- 哥特瓦尔德
- 铁托
- 霍查
- 陶里亚蒂
- 贝鲁特
- 赫鲁晓夫
- 毛泽东
- 胡志明
- 金日成
- 凯山·丰威汉
- 菲德尔·卡斯特罗
- 切·格瓦拉
- 苏赫巴托尔
- 乔巴山
- 马蒂厄·克雷库
- 阿戈什蒂纽·内图
- 萨莫拉·马谢尔
- 托马斯·桑卡拉
- 阿方索·卡诺
|
著作 - 《雇佣劳动与资本》
- 《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
-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 《怎么办?》
- 《国家与革命》
- 《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游击战》
-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 《帝国主义与革命》
|
历史 - 十月革命
- 苏联
- 第三国际
-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
- 西班牙内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华沙条约组织
- 希腊内战
- 第二次国共内战
- 朝鲜战争
- 古巴革命
- 去斯大林化
- 不结盟运动
- 中苏交恶
- 越南战争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黑人权力运动
- 尼加拉瓜革命
- 尼泊尔内战
|
相关主题 - 布尔什维克
- 反斯大林主义左翼
- 托洛茨基主义
- 欧洲共产主义
|
|
|
共产主义 |
---|
|
基本概念 马克思主义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经济學 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剩余价值 階級鬥爭 无产阶级专政 無階級社會 集体领导 公有制 工人自治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世界革命
|
特征 共產主義國家 共產黨(共产党列表) 共產主義革命 共產主義象徵 共產主義與宗教 共产主义运动
|
变种 列宁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反修正主义(斯大林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霍查主义) 卢森堡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铁托主義 · 赫鲁晓夫主义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卡达尔主义 · 胡萨克主义 胡志明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 · 無政府共產主義 宗教共產主義(基督教共產主義) 歐洲共產主義 · 世界共產主義 · 民族共产主义 · 無国籍共產主義
|
國際組織 共產主義者同盟 第一國際 第二國際 第三國際 第四國際 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 左翼国际政党组织列表
|
人物 马克思 恩格斯 羅莎·盧森堡 卡尔·李卜克内西 列寧 托洛茨基 斯大林 葛兰西 毛泽东 胡志明 金日成 铁托 霍查 菲德尔·卡斯特罗 切·格瓦拉
|
相關条目 反資本主義 反法西斯主義 左翼政治 新階級 · 新左翼 原始共產主義 科學共產主義 科學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經濟學 後共產主義 反共主義 去共产主义化 反共大屠杀 對共產主義的批評 對共產黨統治的批評
|
共产主义主题
|
|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十九大党章明确规定)
|
|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科学发展观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简称马列主义或马列。严格地说,它是指由列宁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详见列宁主义)。然而,在不同的大环境下,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有些还是针锋相对的)都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并宣称以此作为理论体系的支撑。(例如,中国共产党就将马列主义定为指导思想之一。)本文主要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名词在历史上和现在的使用情况。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是一样的,例如:
-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采取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指导(GUIDE)
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FIRST PROCESS)
- 领导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政党的存在必要性
此词汇在历史上的使用
列宁从未用过列宁主义这个词,也从未把他的观点归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中。不过,他的思想观点是从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出来的,这种发展被布尔什维克视为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步,而被另一些人视为是相反的结果。列宁去世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被迅速地定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有时是“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词旋即成为共产主义及世界各地共产党对这种思想体系的称呼。
斯大林在列宁去世后的五年内完成了其苏联权力的晋升之路。与许多当代的革命者不同,斯大林并不为其思想成果注入一个特别的实体。斯大林主义一词严格上说是指一种类型的政府和政党,而不是指主义(思想体系)本身。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被作为苏联的官方思想体系。
历史学界及政治科学界对斯大林的行为是否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一问题上仍有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主义者认为斯大林扭曲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并用“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来形容他们的反斯大林主义及其变种毛主义、霍查主义的共产主义学派。而实际上,很多支持共产党一党专政的人士都自称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几乎不会自称是斯大林主义者。在部分学者看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表达的含义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列宁主义”也不是两者的结合体,而是为了给斯大林的意识形态扭曲辩护所造出的虚假术语。
在中苏关系破裂之后,苏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均表示只有自己才继承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宣称毛泽东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进而宣称毛泽东在基础上将马列主义作为一个整体予以更新,以便运用于全世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中国以外普遍被称为毛主义)”这一术语,也逐渐地被用于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及同情中共的各国政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毛泽东去世后,美国毛主义政党美国革命共产党,创造了“马列毛主义”这一术语,并认为毛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更先进的阶段。马列毛主义即包含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教导,同时又由斯大林提供其前要性,以示对毛的尊敬;与之相反,霍查主义者则对毛主义持否定态度。
朝鲜官方于1977年起逐渐用主体思想取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意识形态地位。不过,朝鲜政府因为其政治、经济结构,有时会被描述为“斯大林主义”。(详见朝鲜历史)。
另外三个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也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当成官方意识形态,虽然他们出于实用政策的考虑而给予这个主义不同的称呼。
一些官方反共主义的国家也(曾经)经常使用“马列主义”这个词汇。例如,中华民国(特别是在迁台之后,解严之前)提出了“驱逐马列、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口号,并严格限制其国民接触所谓“马列主义书籍”。不过,所谓的“马列主义”是指哪些内容,中华民国官方并没有解释,一般认为此词汇实际是泛指包括马、列、斯、毛等诸学派在内的整个共产主义理论。
此词汇的使用现状
绝大多数共产党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意识形态,尽管其中有许多政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此主义进行了修改。有些共产党,特别是与欧洲共产主义联合的政党,有意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保持距离,在许多情况下都不让此词出现在官方文件中。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自认定为“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和列宁主义者”,而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以避免后者带来的历史蕴涵。
不少政党在党名上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示与本国的其它共产党(往往可能被前者视为是修正主义者)相区别。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里,最常见的是那些基于反修正主义传统而产生的政党,例如毛主义政党和霍查主义政党。
关于描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有许多复杂的术语,这些术语在非学界的使用非常混乱。不熟悉对共产主义理念的细节的人(例如许多报社或其它媒体),常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一个万能同义词,在指代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派时,都可以用上它。
参见
中国共产党
|
---|
|
理论
|
---|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马克思主义 · 列宁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
| 毛泽东思想 |
党指挥枪、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 人民民主专政 · 統一戰線 · 人民战争 · 为人民服务 · 实事求是 · 整风 · 新民主主义 · 土地改革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反右运动 · 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 ·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 三个世界
|
---|
| 华国锋时期指导思想 |
一纲两目(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发展国民经济,保持安定团结) · 两个凡是(汪东兴)
|
---|
| |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
邓小平理论 |
四项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猫论 · 摸论 · 三个有利于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大讨论)
|
---|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主要內容 · 保持先进性
|
---|
| 科学发展观 |
以人为本 · 全面、协调、可持续 · 和谐社会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中國夢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
|
---|
| 其他 |
五讲四美三热爱 ·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清除精神污染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社会主义荣辱观
|
---|
|
| |
制度
|
---|
| 章程、入党誓词 · 幹部職務名稱表制度 · 党旗、党徽 · 党费、党产 · 党报、党刊 · 纪律检查机关/“双规”→留置 · 民主集中制 ·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 |
中央组织
|
---|
|
全国代表大会 | | 中央委员会 |
最高负责人 (历史沿革) |
1921 中央局(书记) → 1922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 1925 总书记) → 1927 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 1945 主席 → 1982 总书记)
|
---|
| 中央政治局 |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秘书长
|
---|
| 议事协调机构 |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 ·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 ·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 ·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 ·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 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 · 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全国扫除黄色出版物、打击非法出版活动工作小组(办公室) ·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中央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办公室) · 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中央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领导小组 · 中央西藏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反腐败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 ·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 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 · 中央保健委员会(办公室) · 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 中央修改国家宪法工作领导小组(非常设)
|
---|
| 直属机构 |
中央办公厅 · 中央组织部(保留国家公务员局牌子) · 中央宣传部(加挂国务院新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中央文明委办公室设在中央宣传部,由中央宣传部代管) · 中央统战部(保留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国家宗教事务局牌子) · 中央外联部 · 中央政法委 · 中央政策研究室 · 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 · 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 · 中央外事办 · 中央编委中央编办 ·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 ·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对外保留中央编译局牌子) · 《人民日报》社 · 《求是》杂志社 · 《光明日报》社 ·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
---|
| 直属机关 的下属机构
|
中央办公厅 下属机构 |
中央警卫局(中央警卫团) · 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 · 中保委中央保密办(国家保密局) · 中央密码办(国家密码管理局) ·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 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 ·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 中南海业余大学(併入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保留建制)
|
---|
|
---|
| 中央委员 (候补委员) |
二届(候补) · 三届(候补) · 四届(候补) · 五届(候补) · 六届(候补) · 七届(候补) · 八届(候补) · 九届(候补) · 十届(候补) · 十一届(候补) · 十二届(候补) · 十三届(候补) · 十四届(候补) · 十五届(候补) · 十六届(候补) · 十七届(候补) · 十八届(候补) · 十九届(候补)
|
---|
| 中央军事委员会 |
沿革 |
1925 中央军事部 → 1926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28 中央军事部 → 1930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31 中央军事部 → 1937 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 1945 中央军事委员会 → 1954 中央军事委员会
|
---|
| 负责人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央军委书记 → 中央军事部长 → 中革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 中央军委主席
|
---|
|
---|
| 中央顾问委员会
|
|
---|
| 中央纪律 检查委员会 |
沿革 |
1927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
---|
| 负责人 |
1949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1955 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 → 1978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 1987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
|
---|
|
| |
地方组织
|
---|
| 地方各级党代会 各省级行政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集体 · 台湾省工委 省委(省委书记、省委办公厅)、自治区党委书记、市委书记、区委书记
|
| |
基层组织
|
---|
| 基层党代会 基层党委 · 党工委 · 党组 党支部 党小组
|
| |
附属组织
|
---|
|
社会团体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中国少年先锋队
|
---|
| 武装力量 |
北伐战争 |
葉挺獨立團 |
---|
| 十年内战 |
中国工农红军 |
---|
| 抗日战争 |
八路军 · 新四军 · 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 · 华南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大隊、琼崖纵队)
|
---|
| 三年内战 |
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野、三野、四野、华野) · 两广纵队
|
---|
| 建国以后 |
中国人民解放军 · 中国人民志愿军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 中国民兵
|
---|
|
---|
|
| |
|
|
冷战
|
---|
| 美國 · 蘇聯 | | 條約組織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欧洲经济共同体 · 太平洋安全保障條約 · 東南亞條約組織 · 东南亚国家联盟 · 不结盟运动 · 经济互助委员会 · 华沙条约组织 · 欧洲煤钢共同体 · 阿拉伯国家联盟 · 争取进步联盟 · 中部公約組織 · 世界自由民主聯盟
|
---|
| 時間表 |
1940年代 |
雅尔塔会议 · 不可思議計畫 · 波茨坦会议 · 盟軍佔領德國 · 去纳粹化 · 古琴科事件 · 伊朗危机 · 印巴分治 · 希腊内战 · 科孚海峽事件 · 對德政策的重述 · 法越戰爭 · 印尼獨立戰爭 · 杜鲁门主义 · 亞洲關係會議 · 马歇尔计划 · 捷克斯洛伐克二月政變 · 第一次中东战争 · 蘇聯-南斯拉夫交惡 · 南非種族隔離 · 柏林封鎖 · 西方盟國的背叛 · 铁幕 · 東方集團 · 國共內戰 · 臺灣戒嚴 · 馬來亞危機 · 莫洛托夫計劃
|
---|
| 1950年代 |
竹幕 · 羅森堡夫婦案 · 朝鲜战争 · 1953年伊朗政變 · 东德六一七事件 · 1954年瓜地馬拉政變 · 越南分裂 · 臺海危機 · 日內瓦高峰會 (1955年) · 阿尔及利亚战争 · 波茲南事件 · 匈牙利十月事件 · 蘇伊士運河危機 · 1958年伊拉克革命 · 斯普特尼克危机 · 古巴革命 · 大跃进 · 厨房辩论 · 萬隆會議 · 布瑞克憲法修正案 · 哈尔斯坦主义
|
---|
| 1960年代 |
土耳其政变 · 刚果危机 · 中苏交恶(珍宝岛事件 · 铁列克提事件) · 苏阿决裂 · 美日安保條約 · 四一九革命 · U-2擊墜事件 · 東方一號 · 猪湾事件 · 柏林圍牆 · 葡萄牙殖民地戰爭 · 古巴导弹危机 · 部分禁止核試驗條約 · 美軍佔領多明尼加 · 越南战争 · 南越政變 · 南非邊境戰爭 · 印尼九三〇事件 · 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 · 寮國內戰 · 阿根廷革命 · 希臘軍政府 · 普韋布洛號事件 · 第三次中东战争 · 埃以消耗战争 · 文化大革命 ·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 中印边境战争 · 布拉格之春 · 青瓦台事件 · 伊拉克政變 · 五月风暴 · 中苏边界冲突 · 特拉特洛尔科事件 · EC-121击落事件 · 第一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阿波羅11號
|
---|
| 1970年代 |
缓和政策 ·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 慕尼黑惨案 · 叙利亚校正革命 · 柬埔寨內戰 · 黑色九月 · 现实政治 · 乒乓外交 · 柏林四强协定 ·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 尼克松访华 · 智利政變 · 贖罪日戰爭 · 泰國學運 · 第一次石油危机 · 康乃馨革命 · 印尼佔領東帝汶 · 第二輪戰略武器限制談判 · 羅德西亞叢林戰爭 · 安哥拉内战 · 莫三比克內戰 · 板门店事件 · 歐加登戰爭 · 衣索比亞內戰 · 黎巴嫩內戰 · 改革开放 · 柬越戰爭 · 中越戰爭(中越邊境衝突) · 伊朗伊斯蘭革命 · 兀鷹行動 · 骯髒戰爭 · 孟加拉战争 · 中阿决裂 · 南黎巴嫩衝突 · 若望·保祿二世當選教皇
|
---|
| 1980年代 |
阿富汗戰爭 · 联合抵制1980年夏季奥运会 · 福克蘭群島戰爭 · 第五次中东战争 ·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 仰光爆炸事件 · 联合抵制1984年夏季奥运会 · 团结工会 · 两伊战争 · 中美洲危機 · 大韓航空007號班機空難 · 優秀射手演習 · 星球大战计划 · 美軍入侵格瑞那達 · 革新開放 · 人民力量革命 · 六月民主运动 · 臺灣戒嚴令解除 · 第一次巴勒斯坦大起義 · 伊朗航空655號班機空難 · 緬甸民主示威 · 智利公投 · 六四天安門事件 · 美国入侵巴拿马 · 东欧剧变(波羅的海之路 · 天鵝絨革命 · 羅馬尼亞革命) · 新思维(经济改革 · 開放政策)
|
---|
| 1990年代 |
天鵝絨分離 · 蒙古民主革命 · 也門統一 · 南斯拉夫解體 · 海湾战争 · 兩德統一 · 苏联解体
|
---|
|
---|
| 情報組織 |
中央情报局 · 联邦调查局 · 美国国家安全局 · 秘密情報局 · 克格勃 · 史塔西 · 摩萨德 · 對外安全總局
|
---|
| 競賽 |
军备竞赛 · 核軍備競賽 · 太空競賽
|
---|
| 外交政策 |
杜鲁门主义 · 马歇尔计划 · 圍堵政策 · 艾森豪威尔主义 · 多米諾骨牌理論 · 甘迺迪主義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三個世界 · 新東方政策 · 詹森主義 · 勃列日涅夫主义 · 尼克森主義 · 烏布利希主義 · 卡特主義 · 里根主义 · 推回
|
---|
| 意識形態 |
资本主义 |
反共主義 · 麦卡锡主义 · 帝国主义 · 凯恩斯主義 · 货币主义 · 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芝加哥經濟學派 · 雷根經濟學 · 供應面經濟學 · 撒切尔主义 · 基督教民主主義 · 新保守主義
|
---|
| 共产主义 |
马克思列宁主义 · 斯大林主义 · 托洛茨基主义 · 左翼共产主义 · 毛泽东思想 · 邓小平理论 · 胡志明思想 · 赫魯曉夫主義 · 铁托主义 · 霍查主义 · 卡斯特罗主义 · 格瓦拉主義 · 古拉什共产主义 · 胡萨克主义 · 新左翼 · 欧洲共产主义
|
---|
| 其它 |
不結盟主義 · 錫安主義 · 三民主義 · 泛伊斯蘭主義 · 伊斯兰社会主义 · 解放神學
|
---|
|
---|
| 宣傳 |
積極策略 · 《消息报》 · 《真理报》 · 自由歐洲電台 · 塔斯社 · 美国之音 · 莫斯科广播电台
|
---|
| 參見 |
铁幕 · 竹幕 · 台灣問題 · 朝韩关系 · 红色恐慌 · 末日之鐘 · 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 · 中东战争 · 邊緣政策 · 北約與俄羅斯的關係 · 蘇聯與俄羅斯於美國的間諜活動史 · 美蘇關係 · 美蘇首腦會議
|
---|
| 相关人物 · 分類 · 主題 · 時間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