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軌電車























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有軌電車





西班牙巴塞隆拿的有軌電車





有軌電車,在中國大陸又簡稱電車,在台灣稱作路面電車,是一种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依赖固定轨道行驶的公共交通工具,基本上是輕軌運輸系統分類下面的一種。列車車廂分别有單節和多節编组的設計,但是总长度一般不大于100米,以避免造成路口交通不畅。


註:由於電車亦有可能解释为各種用電力發動的車輛,為避免混淆,以下將統一使用全称「有軌電車」。




目录





  • 1 名称


  • 2 种类

    • 2.1 低地台車


    • 2.2 雙層車



  • 3 特点

    • 3.1 優點


    • 3.2 缺點



  • 4 技术


  • 5 歷史

    • 5.1 中國大陆



  • 6 相關文學著作


  • 7 参考文献


  • 8 外部链接


  • 9 参见




名称


有轨电车的英文词汇tram,一种说法是来自低地苏格兰语,指当时矿山铁路[1],另外一种更有可能的说法是来自中世纪佛兰芒语,因为已证明,1873年该种类型的列车就存在于该地区,并出现了tram这个词汇。[2]


英文中的tramstreetcartrolley等一般均指同一事物,且词汇本身并无“轨道”和“电”的含义。而中文则可从字面判断,将其理解为在轨道上运行的电车。相对地,在道路无需轨道行驶上的电车,则称作无轨电车。而在某些地区(如日本和台湾),因为其行驶轨道通常不高出街道路面而被称作路面電車



种类


有軌電車通常以集電弓或集電桿從架空電纜取得電力,少數以集電靴從第三軌取電(如法國的波爾多電車採用阿爾斯通APS智能軌道供電系統),另有极少数采用感应供電(主要生產商是龐巴迪,代表為PRIMOVE系統)或儲能裝置(蓄電池、超級電容等)供電。



低地台車


1990年代起,開始有低地台的有軌電車出現。乘客登上低地台有軌電車時無需走上任何梯級,對行動不便的人士相當方便。



雙層車




香港的双层有轨電車


现时全球有3个地方還行走着路面雙層有軌電車,分别为香港(現存唯一全部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英国黑池(Blackpool)和埃及亚历山大港(Alexandria),均在该城市佔有重要地位。



特点



優點


  • 對於中型城市來說,有軌電車是實用廉宜的選擇。一公里有軌電車線路所需的投資只是一公里地下鐵路的三分之一;

  • 無需在地下挖掘隧道,车站无需昂贵的环控设备,乘客乘降便利无需上下很长的距离;

  • 架空的單軌鐵路及輕便鐵路系統往往只能在特別的市區環境建造(如寬闊的大街),有軌電車一般與汽車共用路權毋需架空路軌,較節省街道空間;

  • 相較无轨电车,因为有轨道引导,驾驶操作较容易;

  • 相較其他路面交通工具,有軌電車更有效減少交通意外的比率;

  • 有軌電車因為以電力推動關係,車輛不會排放廢氣,是一種無污染的環保交通工具。


缺點


  • 因要鋪设轨道(和架空電纜),建设成本高于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對小型城市來說財政負擔較重;

  • 受轨道(和架空電纜)限制,行驶灵活度不及无轨电车(公共汽车),且路軌佔用路面,路面交通要為有軌電車改道,並讓出行車線;

  • 效率比地下鐵路低;
    • 有軌電車的速度一般較地下鐵慢,除非有軌電車行駛的大部分路段是專用的(主要行駛專用路段的有軌電車一般稱為轻轨);

    • 传统有軌電車每小時每方向可載客約5000~8000人,现代有轨电车可达1.2万人,但地鐵每小時每方向載客大约为3~5万人。

    • 一旦其中一辆车发生意外,可能会造成全线瘫痪。


  • 相較无轨电车的橡膠輪胎,有軌電車的金屬輪軌摩擦產生的噪音比較高,坡度限制亦較大。


技术





台湾高雄环状轻轨所採用的槽型鋼軌橫斷面


有轨电车正线通常不采用铁路的“工”字截面的钢轨,而是采用槽型轨。[3]


正向行车道岔由转辙机完成变轨。电车司机通过车载道岔控制器自动获得道岔的独占控制权,操控道岔信号闭锁与变轨;驶出道岔区间后自动失去道岔控制权。


反向合流道岔一般是挤岔式道岔。



歷史


首條用于客運的路面有轨车辆在1807年於英國啟用,是以馬匹拉動的,称为公共马车(Omnibus)。随后于19世纪上半叶出现在美国。1828年马里兰州巴尔的摩修建了第一条有轨马车线路,类似线路于1832年在纽约市开通,1834年在新奥尔良开通。


1879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在柏林的博览会上首先尝试使用电力带动轨道车辆。此后俄国的圣彼得堡、加拿大的多伦多都进行过开通有轨电车的商业尝试。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在1887年創立了首個電動電車系統,188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里士满也开通了有轨电车。


有軌電車在20世紀初的歐洲、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的一些城市風行一時。隨著私家汽車、公共汽車及其他路面交通在1950年代起的普及,不少有軌電車系統於20世纪中葉陸續被拆卸。有軌電車網絡在北美、英國、西班牙等地幾乎完全消失。但在瑞士、德國、波蘭、奧地利、意大利、比利時、荷蘭、日本及東歐、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泰国、等國,有軌電車網絡仍然保養良好,或者被繼續現代化。 


近年大眾開始認識到大量使用私家汽車而引起空氣污染、依賴汽油、泊車困難等種種問題。不少政府因此亦改變過度依賴汽車的交通規劃策略。公共汽車由於與其他汽車共用路面,速度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地下鐵路成本高昂,在市郊使用亦不太合適。反觀有軌電車的優點逐漸明顯。1970年代末起,部份沒有有軌電車的地方政府在硏究後,開始建造新的有軌電車線。很多仍有有軌電車的城市亦增加線路,或把原有系統現代化。



中國大陆


@media all and (max-width:720px).mw-parser-output .tmulti>.thumbinnerwidth:100%!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tmulti .tsinglefloat:none!important;max-width:none!important;width:100%!important;text-align:center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辆有轨电车彩车行驶至外滩(广东路)终点站时所摄




1930年代沈阳站前的电车轨道



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清朝时期1899年的北京,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修建,连接郊区的马家堡火车站与永定门。1904年,英屬香港开通有轨电车。此后设有租界或成为通商口岸的各个城市相继开通有轨电车:天津、上海先後於1906年、1908年开通。日本和俄国相继在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北京市内的有轨电车在1924年开通。1956年,鞍山开通有轨电车。


随着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车辆增多,从1950年代末开始,中国大陸的大城市陆续拆除有轨电车线路,代之以无轨电车。2001年6月6日,鞍山有轨电车停运[4]。到2006年,中国大陆仍有有轨电车运营的城市只剩下长春、大连,并且已被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一部分。




上海张江有轨电车1路于张江地铁站


2006年底,天津滨海新区开通了从法国引进的胶轮导向电车Translohr,是中国大陆境内第一个使用胶轮导向電車的城市。部分媒体和网络虽然也称之为“有轨电车”,但此种电车的采用的钢轮钢轨只起导向的作用,实际承担行驶和承重的作用的为橡胶轮胎,与传统意义上的有轨电车有本质区别。2009年,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地区也开通了使用此种胶轮导向电车,上海成为中国大陸第二个使用胶轮导向电车的城市。





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


2013年8月,沈阳新建设的现代有轨电车开通运营。2014年8月1日,南京有軌電車河西线開通運營。2014年10月26日,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4年12月31日,广州有轨电车海珠环岛线开通运营。2015年12月28日,淮安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6年3月5日,青岛有轨电车城阳示范线开通运营。2017年6月13日,珠海有轨电车1号线开通运营。2017年7月28日,武汉有轨电车车都T1线开通运营。2017年10月28日,深圳有轨电车开通运营。



相關文學著作


田納西·威廉斯的著名劇作《欲望號街車》故事發生於美國新奥爾良,新奥尔良有轨电车(於當地稱為Streetcar)的多次出现顯示其自19世紀以來,已經是當地公共交通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参考文献




  1. ^ [1]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5-10.


  2.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Etymonline.com. [2015-03-08]. 


  3. ^ 肖虎 贺飞 朱冠宙:现代有轨电车轨道选型分析 《技术与市场》,2016,23(3):38-39


  4. ^ 《鞍山南段发出最后一辆有轨电车 钢城“老摩电”退役》



外部链接





参见


  • 城市軌道交通

  • 齒軌鐵路

  • 轻轨運輸系統

  • 世界各城市有軌電車與輕軌系統列表


  • 公車捷運系統(BRT)

  • 導向巴士

  • 勞爾電車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ReactJS Fetched API data displays live - need Data displayed static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