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

Multi tool use
![]() | 本条目不符合維基百科的质量标准,需要完全重寫。 |
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华南师范大学 | |
---|---|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
![]() | |
校训 | 艰苦奋斗 严谨治学 求实创新 为人师表 |
创建时间 | 1933年 |
学校类型 | 公立综合性大学 |
党委书记 | 朱孔军 |
校長 | 王恩科 |
教师人數 | 2030[1][註 1] |
学生人數 | 35689[1][註 2] |
本科生人數 | 24835[1] |
研究生人數 | 8212[1] |
博士生人數 | 909[1] |
校址 | 石牌校区(本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街道中山大道西55号23°08′24″N 113°20′22″E / 23.139956°N 113.339342°E / 23.139956; 113.339342 大学城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街道外环西路378号23°03′36″N 113°23′09″E / 23.06008°N 113.38573°E / 23.06008; 113.38573 南海校区: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南海软件科技园 23°09′12″N 113°02′06″E / 23.153285°N 113.034935°E / 23.153285; 113.034935 |
校區 | 市区(石牌校区本部) 郊区(大学城校区、南海校区) |
总面积 | 201.7公顷(2016980平方米,3025亩)[1] |
邮政编码 | 校本部:510631 大学城校区:510006 南海校区:528225 |
网站 | www.scnu.edu.cn |
华南师范大学,简称华南师大、华师,始建于1933年,广东省省属高校,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原“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之一。现有84个本科专业。共有广州石牌、广州大学城和佛山南海3个校区,占地面积共3025亩。学校本部座落于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在师大暨大BRT公交站及广州地铁三号线華師站附近,距離廣州東站只有數分鐘車程;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在广州地铁四号线大学城北站附近;南海校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目录
1 历史沿革
2 历史名师
3 历任校长
4 院系设置
4.1 石牌校区
4.2 大学城校区
4.3 南海校区
5 科研机构
5.1 自然科学
5.2 人文科学
5.3 院系内设(挂靠)机构
6 其他机构
6.1 教辅单位
6.2 附属单位
6.3 校有企业
6.4 其他机构
7 知名校友
8 参见
9 注释
10 参考资料
11 外部链接
历史沿革
华南师范大学行政大楼

華師第三教學樓,被列為廣州市歷史建築之一
1933年8月1日,奉廣東省政府教字第91号任命状,派林砺儒任勷勤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并于同日成立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师范学院。设文史、数理化、博物地理3学系。是年9月1日,勷勤大学师范学院举行开学典礼,林砺儒发表演讲。是年9月20日,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大学部于当日上午8时举行开学典礼。
1935年3月,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增设教育系。1936年,勷勤大学迁至广州石榴岗。1937年9月,广州行将沦陷,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撤离石榴岗。
1938年7月,独立为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9月,改称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并入广东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增设体育专修科。
1946年9月,广东省立文理学院迁还石榴岗。1948年11月6日,广东省立文理学院举行建校15周年院庆。
1949年,由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设有8学系。1950年10月,改称为广东省文理学院。
1951年6月,在广东省文理学院的基础上,并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成立华南师范学院。设有9学系1科。
1952年,广州区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工作委员会作出报告:“适其时,石榴岗三院校(华南师范学院,广东法商学院,广东工专)奉令与海军换让地址。”于是,华南师范学院暂迁到黄华路原造币厂旧址,两个月后被调整到石牌南方大学校址。
是年,南方大学俄语系、岭南大学教育系、海南师范学院、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地理系和南昌大学师范部先后并入。次年,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并入。
1970年10月,华南师范学院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11月,恢复原称华南师范学院。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属重点大学。
1982年10月,正式易名为华南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2000年,创立南海校区。2003年,创立大学城校区。
2004年9月1日,大学城校区开学。同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澳门回归五周年庆典期间,称该校是中国数家名牌师范大学之一。
200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2006年,学校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整体验收。
2013年,迎来建校80周年纪念。2015年,成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同年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全国“211工程”重点师范大学中唯一入选的高校。同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名师
|
|
|
历任校长
刘颂豪(1987年2月—1992年12月)
管林(1992年12月—1997年5月)
颜泽贤(1997年6月—2004年3月)
王国健(2004年3月—2008年7月)
刘鸣(2008年7月—2017年9月)
王恩科(2017年9月—)
院系设置
石牌校区
|
|
|
|
大学城校区
|
|
|
南海校区
- 软件学院
- 国际商学院
- 城市文化学院
- 职业教育学院
- 职业技术教育系 · 公共体育教学部
- 继续教育学院(除石牌校区外,也在南海校区办学)
南海学院(2016年撤销)
科研机构
自然科学
|
|
人文科学
|
院系内设(挂靠)机构
|
|
|
|
其他机构
|
|
|
|
知名校友
林木声: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
刘联华:现任广东省军区司令员,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郑泽光: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刘颂豪:中国光学和激光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参见
- 勷勤大学
- 南方大学_(广州)
- 广东大学列表
- 国家重点学科
-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華南師範大學圖書館
注释
^ 教授562人,副教授590人,讲师664人,助教214人。
^ 此为全日制在校生人数,包括留学生(学位生)、成人自考生和预科生。前述类型学生不计入下文本科生、研究生人数。
参考资料
^ 1.01.11.21.31.41.5 华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华南师范大学2016-2017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PDF). [2018-01-18].
外部链接
- 华南师范大学官方网站
|
|
|
|
|
|
|
|
|
8YmjT7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