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部佛教




















上座部佛教



 

Asokanpillar-crop.jpg
 

國家


 

斯里蘭卡
緬甸 • 泰國
柬埔寨 • 老撾
 

典籍


 

巴利聖典
注釋
復注


 

歷史


 

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 上座部
阿育王 • 第三次結集
分別說部
摩哂陀 • 僧伽蜜多
島史 • 大史
覺音


 

教義


 

輪回 • 涅槃
中道
八正道
四諦
四沙門果
戒律 • 三寶


 

 







上座部佛教(巴利語:थेरवाद,IAST:theravāda;梵語:स्थविरवाद sthaviravāda;僧伽羅文:ථෙරවාද theravāda),佛教宗派,現今流行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還有一些古印度傳承殘存在孟加拉吉大港山區、尼泊爾連同印度米佐拉姆邦、中國雲南傣族聚居區;與大乘佛教並列為現存佛教最基本的兩大派別。


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語為聖典語言,因此又稱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傳至錫蘭與東南亞一帶,又稱南傳佛教;與北傳至中亞、東亞、藏區的北傳佛教(包括漢傳、藏傳)相對。現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蘭卡上座部分別說系赤铜鍱部大寺派英语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傳承。




目录





  • 1 起源


  • 2 斯里蘭卡時期


  • 3 對外發展


  • 4 基本教義


  • 5 主要經典


  • 6 南傳菩薩道


  • 7 僧俗關係


  • 8 關於「大乘」「小乘」的爭議觀點


  • 9 參見


  • 10 註釋


  • 11 引用


  • 12 外部連結




起源


佛教起源於印度,後來向外傳播發展,分成兩大系統:向北方流傳的,經過中亞傳到中國漢地、西藏及蒙古,再傳到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屬於北傳佛教;向南方流傳的,傳到斯里蘭卡,然後再傳到東南亞的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及中國雲南傣族等地區,屬於南傳佛教。


在釋迦佛佛滅之後百年,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上座耶舍比丘,往東方毗舍離城,見當地的跋耆族比丘,在布薩日向民眾求施金錢,此即「佛教毘舍離結集」。耶舍比丘認為此舉非法,遂向民眾宣說此為非法,卻令當地比丘大怒而趕他出城。耶舍比丘回西方動員其他大德比丘前往東方,跋耆族比丘也動員,與西方比丘辯論戒律。結果有七百人集會,最後談判破裂,而上座部則宣傳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而在這個事件後,相傳東方僧團也召集了一萬僧眾[1],自行集結出經典與戒律。由於他們人數眾多,後世因此稱他們為「大眾部」。這是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揭開了「部派佛教」時期的序幕。


在阿育王時期,邀請目犍連(不是那位神通第一的大目犍連)[2]子帝須長老來首都華氏城,召集一千名上座部長老,進行第三次結集,合誦三藏經典。在這次大會之後,阿育王又派遣僧侶四出傳教,阿育王的兒子摩哂陀率領四位長老和一位沙彌,被派前往僧伽羅國(又稱“師子國”,即今斯里蘭卡)建立僧團,傳入三藏經典,僧伽羅國王室將王室的亭園捐出,建立寺院,讓僧團居住,稱為大寺。其後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也前往斯里蘭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團,她並且將佛陀在菩提伽耶成道時所在菩提樹的分枝,帶往斯里蘭卡,種植於大寺之中,這是斯里蘭卡佛教的開始。



斯里蘭卡時期


傳入斯里蘭卡的佛教屬於上座部的一支,又稱分別說部,宏傳於印度西南部,與印度東部的大眾部、北部的可住子部和西北部的說一切有部並列為最早的四大派系,在教義上,傳承了上座部早期學說,與大眾部的差異不如後起上座部派系同大眾部的差異那樣大。因此傳入斯里蘭卡的分支,與其他二部都有相同點——律藏註釋稱摩哂陀以目犍連子帝須為和尚而出家,摩訶提婆為阿闍黎受十戒,以摩闡提為阿闍黎受具足戒,表明此時沒有不可調和的分歧。


至西元前一世紀,因為斯里蘭卡僧團中的長老,有鑑於國內曾發生戰亂,擔心教典散失,由羅揭多與五百名長老,於斯里蘭卡中部馬特列地區的阿盧寺會誦集結三藏教典,並以僧伽羅文字將經典寫在貝葉上成書,這是巴利文三藏最早的起源。南传佛教称此為第四次結集。在此同時,阿拔耶王(公元前44年~前17年)在無畏山修建了新的寺院,摩訶帝須率領大寺中的五百名僧侶前往住持,斯里蘭卡佛教於是分裂為大寺派英语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無畏山派英语Abhayagiri vihāra兩支。後部份無畏山僧侶移往達古那山寺居住,以薩伽羅為領袖,另立一派,叫薩伽利耶派。至摩訶舍那王建立祇陀林寺,由薩伽羅派的古哄帝須住持,此派於是又被稱為祗陀林派英语Jetavanaramaya,與無畏山派、大寺派並立為斯里蘭卡佛教的三大派系。這些僧侶以僧伽羅文寫作了許多的義疏,但是大部份都沒有流傳到後世。


大寺派與無畏山派之間存在很嚴重的分歧,彼此爭鬥。在摩訶先那(公元334年~361年)時代,住在無畏山的來自南印的僧伽蜜多法師傳佈吠多利耶(Vaitulya)學說,將大寺派僧人逐出首都9年,形成無畏山派獨盛的局面。法顯到達斯里蘭卡時,無畏山派的勢力仍然盛於大寺派。現代學者解讀玄奘《大唐西域記》稱无畏山派為“大乘上座部”。


西元五世紀前後,北印度菩提伽耶的覺音到達僧伽羅國首都阿努拉達補拉,進入大寺學習三藏經典。他將僧伽羅文義疏譯成巴利文,並且以巴利文寫作了許多註釋。覺音所秉承的主要都是大寺派的觀點,他寫作的《清淨道論》,對於南傳佛教有很大的影響,而《善見律毗婆沙》也在南北朝的南齊時被漢譯傳至中國。在這段時間中,大寺派僧人又寫作了《島史》,來記錄斯里蘭卡早期的佛教發展。《島史》及其後的《大史》是記錄斯里蘭卡及南傳佛教早期歷史的重要文獻之一。此後,大寺派僧人逐漸取得優勢。


至巴辣甘波布(Parakkamabahu)王時,重新統一了斯里蘭卡。他受他的老師舍利弗(Saliputta)影響,認定無畏山派及祗陀林派是異端,加以整頓,獨尊大寺派。此後,斯里蘭卡只剩大寺派一支傳承。


南傳佛教因其三藏及註釋使用巴利語,故又稱巴利佛教。也有人稱為南方佛教,因為這一系統的佛教,是由印度恆河流域向南方流傳,傳到斯里蘭卡,再傳到東南亞,這些地區都在印度之南。如就所屬部派來說,凡是信仰上座部佛法及皈依教團的,都可稱為上座部佛教或南傳佛教,如盛行中國雲南傣族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上座部佛教,流行越南南部的上座部佛教。



對外發展


上座部佛教在公元前3世紀已由孔雀王朝傳入現屬緬甸的孟族地區。隨著佛教在公元1世紀開始由印度向北方傳入,部派佛教與大乘佛教同期傳入中國。自東漢開始有了由犍陀羅語或梵語譯成漢語的上座部佛經,最早為安息三藏安世高譯出較多,這些佛經特別是《人本欲生經》、《陰持入經》和《安般守意經》有著重要的影響,帶動了魏晉南北朝佛教在中國的傳播。魏晉南北朝時期四部《阿含經》和五部廣律中的四部被先後翻譯成了漢語。南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翻譯了註釋斯里蘭卡上座部律藏的《善見律毘婆沙》,後秦罽賓三藏曇摩耶舍和曇摩崛多等人翻譯了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南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翻譯了優波底沙造的《解脫道論》,這本論著被認為是寫於西元二世紀前後,可能屬於分別說部無畏山派。到了隋唐時期後所有部派佛教在中國逐漸沉寂,法相宗文獻中稱楞伽島的上座部為赤銅鍱部,並記載了其特色性的“有分識”和“意根”的學說。


另一方面,上座部佛教亦傳至南亞和東南亞地區。11世紀緬甸阿努律陀王朝征服孟族直通王國,放棄阿利僧派信仰並引入孟族僧侶所傳承的上座部佛教,其勢力使南傳佛教滲入暹羅北部和中部地區。經過斯里蘭卡於12世紀Parakramabahu I英语Parakramabahu I國王在位於舉行結集,整頓佛教教團,使上座部佛教於斯里蘭卡臻於隆盛,期後透過比丘學習,傳返暹羅,促使當時素可泰王朝傾向上座部佛教。14世紀中葉老撾國王法昂娶柬埔寨吳哥王的女兒為妻並引入上座部佛教,從而傳播遍佈於整個湄公河流域。


在西元1361年,斯里蘭卡僧王被暹羅(今泰國)素可泰王請至國內建立僧團,這是泰國佛教的開始。此時,緬甸、暹羅和柬埔寨等地的僧人也不斷進入斯里蘭卡,學習佛法,並重新受戒。他們回國之後,也根據他們所受的戒律,在他們國內建立僧團,稱為僧伽羅僧團。這些僧侶,將斯里蘭卡大寺派的佛教傳承,帶往東南亞各地,成為南傳佛教的開始。


隨著南傳佛教的快速發展,斯里蘭卡因為國力衰弱,又受到外國勢力侵入,本土的佛教反而衰落了下去。至11世紀時,毘舍耶婆訶一世(公元1055年-1114年)曾經派使者至緬甸,請阿努律陀王派遣僧人至斯里蘭卡傳戒建立僧團,並為三大派建立很多寺院[3]。其後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公元1153年-1186年)使三大派重新團結一致。至18世紀,斯里蘭卡本土的佛教絕跡,教典散失,僧團、寺院也消失了。1750年,遣使至暹羅,請求僧人至斯里蘭卡傳戒。暹羅國王於1753年派優波離等十名僧侶至斯里蘭卡授戒,並且將巴利文三藏重新攜至斯里蘭卡,這也是目前斯里蘭卡暹羅派僧團的開始。1802年,摩訶格羅瓦‧匿納唯曼羅帝須,自緬甸受戒,建立比丘僧團,名為阿曼羅波羅派。1865年,阿般格訶梵多‧即陀沙婆自緬甸傳回藍曼匿派。雖然現代斯里蘭卡佛教可分為三大派系,但在見解上,他們都淵源於大寺派,所以教義仍然是相同的。


在1954-1956年,緬甸政府在仰光建造了 Mahāpāsāna guhā (大石窟),舉行了一次結集,有來自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寮國、越南、印度、尼泊爾等國的上座長老比丘參加。這次結集由:


  • 大寶導師(Abhidhaja Maha Rattha Guru)堯揚西亞多(Nyaung Yan Sayadaw Bhaddanta Revata)主持

  • 大班智達(Agga Maha Pandita英语Agga Maha Pandita)馬哈希西亞多(Mahāsi Sayadaw bhaddanta Sobhana)為詢問者相當於第一次結集的大迦葉[4]

  • 持三藏長老(Tipitakadhara Dhamma Banda-garika)明昆西亞多英语Mingun Sayadaw(Mingun Sayadaw Bhaddanta Vicittasarabhīvaṃsa)負責誦出三藏相當於第一次結集的優婆離和阿難[1]。

現今在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老撾和柬埔寨有很多上座部佛教(當地教徒對南傳佛教的稱謂)教徒,當中泰國的上座部佛教徒佔該國佛教徒的90%。南傳上座部佛教有史料可征的約在7世紀中由緬甸傳入中國雲南地區。最初經典只口耳相傳。約在11世紀前後,泰潤文書寫的佛經經緬甸傳入西雙版納,至南宋景炎二年傣文創製後始有刻寫貝葉經文。現在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按其名稱可分為潤、擺莊、多列、左祗四派。



基本教義



上座部佛教比較固守釋迦牟尼佛的言傳身教[5],真正的佛法必須合乎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的大乘經典是「非法說法」的假佛法。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清楚說明佛陀出現於世間的目的乃是為了幫助其他眾生增加智慧、解脫痛苦、止息輪迴、導向寂止——涅槃,佛、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走到了佛教的最終目的——涅槃,佛、辟支佛、阿羅漢弟子的解脫沒有差別[6],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需要再繼續成佛。佛說過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7]究竟解脫,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會再繼續輪迴以在來生成佛。


上座部佛教沒有「所有眾生都應該成佛」的說法,上座部佛教的佛弟子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想成為佛、成為辟支佛或成為佛的阿羅漢弟子[8]。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9]及無常、苦、無我[10]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成為佛[11]、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12],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為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13]
《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才能成佛,菩薩成佛所需時間不可能比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更短[14]


佛說過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間以人身成佛,不可能在三界外的佛土成佛也不可能中陰身成佛[15]


上座部佛教對待戒律恪守佛教第一次結集時五百阿羅漢長老共同決議的如下基本原則: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



  • 凡是尚未制定者不應再製;

  • 凡是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

  • 佛陀如何制定,即應如何受持遵行。[16]


根據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佛教中主張推行吃素不吃肉的人只有破和合僧的提婆達多和其信徒,在上座部佛教裡並沒有「吃素能助禪修者更快或更容易見到法」的思想[17]。上座部佛教《本生經》二四六油教訓本生譚記載佛吃了師子將軍供養的三淨肉後被吃素苦行裸體外道耆那教尼乾子非難,於是佛解說釋迦牟尼佛前世被燃燈佛授記未來成佛當了菩薩後修菩薩道時一樣吃肉被尼乾子非難,佛說菩薩吃肉「不為罪污染」[18],釋迦牟尼過去修菩薩道走向成佛時並沒有遵守不吃肉戒律。


事實上,佛教徒並不求助於神,認為神和人的區別只在於生命長短,同樣得落於輪迴;人的解脫在於自我的修行,最終達到涅槃,由此脫離輪迴,解脫痛苦。[19]學術界有觀點認為,釋迦牟尼佛開創的佛教和西方宗教不同,是屬於無神論的。[20]



主要經典











































巴利聖典



 
 

律藏
 
 
 
 



















 
 
 
  
  
  
  
 

經分別

犍度

附隨
 
 
 
 
 
 
 
 
 
 
 
 

經藏
 
 
 
 

























  
  
  
  
  
  
  
  
  
  
  

長部

中部

相應部
 
 
 
 
 
 
 
 
 
 
 
 
 
 
 






























 
 
 
 
 
 
 
 
 
 
 
 
 
 

增支部

小部
 
 
 
 
 
 
 
 
 
 
 
 
 
 
 
 
 
 

論藏
 
 
 
 






























 
 
 
 
 
 
  
  
  
  
  
  

法集


分別


界論
人施
設論

論事

雙論

發趣論
 
 
 
 
 
 
 
 
 
 
 
 
 
 
 
 
 
 
 

 

現代南傳佛教的主要經典就是巴利語寫成的律藏、經藏五部《尼柯耶》和論藏阿毘達磨七部論。五部《尼柯耶》為《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和《小部》。對照於漢譯的四部《阿含經》,漢譯的《長阿含經》,與巴利文五部中的『長部』相當;漢譯的《別譯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有偈品」等相當;漢譯的《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相當;漢譯的《中阿含經》與『中部』相當;漢譯的《增壹阿含經》與『增支部』相當。雖說相當,但經數及內容都有所差別。另外,在藏外文獻中有著龐大的經典註釋和複注。


上座部佛教認為論藏阿毘達磨是佛用更深入仔細的方法說明佛法,《巴利律藏》[21]記載佛宣說阿毘達磨,中部32經、中部69經、長部34經、增支部3集141經、增支部3集142經、增支部3集143經、增支部6集60經、增支部10集98經記載佛在世時佛教就有論藏阿毘達磨,本生經第1卷記載釋迦牟尼佛前世還是菩薩時曾經追隨憍陳如佛、弗沙佛、迦葉佛出家學習論藏阿毘達磨,釋迦牟尼菩薩最後一世成佛後第四七日後花了七天在菩提樹之西北方的「寶之家」思考論藏阿毘達磨的內容[22],法句經故事記載佛將論藏阿毘達磨傳給舍利弗並命令舍利弗將論藏阿毘達磨傳給其他弟子[2]。



南傳菩薩道


雖然上座部佛教以解脫道為主流,但是在上座部的巴利三藏和注釋中也有記載有菩薩道的修行方法,稱為「大菩提乘」(Mahābodhiyā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實踐者。要成為菩薩(bodhisatta)必須發「至上願」(abhinīhāra),並得到佛陀的親自授記。要發「至上願」必須具備八項條件,即:獲得人身、生為男性、具備只須通過聽聞佛陀開示即能夠證悟阿羅漢果的能力、遇見活著的佛陀、出家、擁有八定及五神通的成就、增上行、想要成佛之極強善欲。在得到佛陀授記之後,菩薩至少必須用四阿僧祇及十萬大劫的時間來圓滿十種波羅密[23]。這十種波羅密分別是:


  • 佈施波羅密、持戒波羅密、出離波羅密、智慧波羅密、精進波羅密、忍耐波羅密、真實波羅密、決意波羅密、慈波羅密、捨波羅密。

當菩薩修習諸波羅密達到圓滿時,就能證悟等正覺,成為一切知佛陀。[24]


上座部佛教《南傳菩薩道》說明修菩薩道必須必須發願成為佛,修行修到被佛授記未來成佛才能稱為菩薩,菩薩必須累積十波羅蜜修行最少四大阿僧祇加上十萬大劫[25]才能成佛。菩薩必須修四念處才有成佛的機會,不修四念處就無法成佛[26]。菩薩在最後一世前修四念處最多只會證得第十一觀智行捨智不會覺悟不會證得四道、四果、涅槃,所以菩薩在最後一世成佛前是沒覺悟證果的「凡夫」。菩薩在最後一世無佛教時代會自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27]及無常、苦、無我[28]然後無師自悟自證四道、四果、涅槃成為佛[11]


佛說過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已經「永無來生」[7],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羅漢弟子不會繼續輪迴在來生成佛。


南傳巴利語系佛教與漢傳大乘佛教具有錯綜的關係。在南傳三藏中《小部》的《本生經》即集錄各種佛波羅密行的事蹟,《增支部》主張「心性本淨,為客塵染」[29],有人將其比照於「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30]的初期禪宗思想。



僧俗關係


在《長部·教誡西伽羅經》中,佛陀提及出家沙門與在家信眾之間的相互義務。在家信眾應當以五種方式來奉待作為上方的沙門、婆羅門:以慈善的身業,以慈善的語業,以慈善的意業,不關閉門戶以及供養必需品。相應的,作為上方的沙門、婆羅門應以六種方式來慈湣在家信眾:令遠離惡行,令確立善行,以善意悲憫,未聽聞者令聽聞,已聽聞者令正淨,以及指示生天之道。


佛陀曾對諸比丘說:


諸比丘,諸婆羅門、居士對你們有許多助益,因為他們供養你們衣服、飲食、住所、病人所需的醫藥資具。你們對諸婆羅門、居士也有許多助益,因為你們為他們宣說〔此〕最初善妙、中間善妙、結尾善妙,具足深義與文句的正法,〔為他們〕顯示完全圓滿、遍淨的梵行。諸比丘,如此,通過彼此間的互相資助,使導向超越諸流、正盡苦邊的梵行得以住立。(《小部·如是語》第107經)


上座部佛教流傳的地區幾乎都是全民信教的地區,這固然與當地的風俗習慣及歷代諸王的護持有關,但佛教僧團所起到的表率作用也不容忽視。在傳統上,上座部佛教寺院既是兒童接受傳統教育的學校,又是當地村民社區活動的中心,基本上村中所有的會議、公共活動,都是在寺院中舉行。作為上座部比丘,他們既是知識的代表及道德的楷模,又是積累功德的對象及道德理想的倡導者,他們充當著廣大在家信徒精神導師和心理醫生的角色。佛教的影響在上座部教區無所不在,幾乎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行為模式、價值觀念、人生趣向等方面。


南傳佛教国家一般有男子短期出家傳統,出家作为成年仪式而且时间次数不限。



關於「大乘」「小乘」的爭議觀點




聖菩提樹,西元前3世紀僧伽蜜多從菩提伽耶移植到斯里蘭卡。


因為大乘經典用「小乘」(Hīnayāna)一詞貶稱傳統佛教,所以有些人沿用歷史上的「小乘」貶稱上座部佛教,不過上座部佛教否定「小乘」這種說法。


達摩難陀英语K. Sri Dhammananda長老在《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表示:





部分上座部佛教信徒也認為大乘經典是違背傳統佛教《第一次結集》經典「非法說法」的假佛法,「大乘」「小乘」這些名詞不是佛說。


佛教《第三次結集》的《論事》記載阿羅漢目犍連子帝須尊者批判了大眾部的「一切方住諸佛邪執」:「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32]何名耶?彼佛之近侍[33]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34]


緬甸上座部佛教馬哈希長老[35]在《帝釋所問經講記》表示:





泰國上座部佛教隆波通在《正念動中禪的原理與方法》表示:





在大乘普遍看來,不應該執著於大、小之別,而應維護佛教的統一,遵從佛說三乘的旨意。


葉均在《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表示:





聖嚴法師認為:小乘佛教可以作為大乘佛教的基础,不应该予以轻视[37]。因為第十四世達賴喇嘛的支持,藏傳佛教信徒通常也避免使用小乘作稱呼,改稱為“基乘”(基礎乘)。正如“小乘”爲小学,“大乘”显宗爲中学,金刚乘的弟子也可认为“金刚乘”(密宗)爲大学。当入了中学後,则可以理解小学的境界,进而有能力再进入小学帮助小学生学习,但小學是通往中學、大學的基礎,不可或缺。“回小向大”(從“小乘”信仰轉向“大乘”信仰)不是再作为凡夫入轮回,而是“乘愿再来”。在《妙法蓮華經》中記載,佛陀称根器低劣但有善根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为不信大乘佛法的「怯弱下劣」、「鈍根」、「少智」者,为了搭救他们,要用「非實化城」引导他们先逃離危險的「三界火宅」,所以早期宣说了原始佛法,却是不究竟的“小乘”法,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所證的「涅槃」非究竟真实,所有的辟支佛和阿羅漢弟子都应该放棄「小乘」「非實化城」而向「大乘」菩薩道,并以自利利他的菩提心重回危險的「三界火宅」,繼續修行,直到在未來世成佛。[38][39][40][41][42]《妙法蓮華經》中還以“三車”——声闻乘(羊車)、缘觉乘(鹿車)、菩薩乘(牛乘)喻佛說三乘,認為這三乘都是佛爲不同根基的學生所說,都是佛的教法,彼此不應誹謗,要互相尊重接納,即如《妙法蓮華經》中佛所說“无所谓大小二乘,也无所谓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認為三乘俱是一佛乘。



參見


  • 佛教宗派

  • 佛教歷史

  • 部派佛教

  • 小乘佛教

  • 大乘佛教

  • 佛教

  • 《巴利文大藏經》

  • 《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

  • 奘房


註釋




  1. ^ 《大史》第五章「第三次結集」


  2. ^ 參見《善見律毘婆沙》阿育王品,《大史》第五章「第三次結集」


  3. ^ 《大史》:这位国王衷心延续僧团,派使者携带礼品,到其朋友罗曼那国的阿努律陀国王那里去。从那里带来精通三藏的比丘,他们是持戒等高贵质量的源泉,就像长老一样有学问。国王向他们奉献了昂贵的礼物以后,就举行了出家仪式,多次获准加入他们主持的僧团。经常背诵三藏及其注释,在兰卡一度衰亡的胜者佛陀僧团现在又重发光辉。他在布罗提城的各个地区建造了很多漂亮的佛寺。使三派僧团的比丘们都有住处,还向他们布施大量的四种必需品,使他们心满意足。


  4. ^ 《馬哈希尊者傳》讓我繼續談「Chattha Saṇgāyana」,第六次結集大會。
    「saṇgāyana」的意思是「合誦」(結集)。在合誦的過程中,涉及到兩個人:提問者和誦答者。提問者通常問這部經在哪裡教導、為誰而說等等。在第一次結集時,大迦葉尊者擔任提問者,而阿難尊者和優波離尊者擔任誦答者。在第六次結集大會,裊將尊者長老擔任大會主席,馬哈希尊者擔任提問者,持三藏明昆尊者.維奇塔沙羅毘旺薩(Tipitakadhāra Mingun Sayādaw U Vicittasārābhivaṃsa)則是擔任誦答者。提問者與誦答者必須事先規劃、準備,才進行問答的程序。



  5. ^ 您認識佛教嗎? 台灣南傳上座部佛教學院 上座部佛教堅持傳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不主張對佛陀的教法作過多的發揮和改變。


  6. ^ 《中阿含經》:若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解脫,及慧解脫、阿羅訶解脫,此三解脫無有差別,亦無勝如。


  7. ^ 7.07.1 《中阿含經》:漏盡阿羅訶比丘已知滅盡,拔其根本,永無來生


  8.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菩提(bodhi,覺悟)是指四個道智(maggañāṇa)。一切知智(sabbaññutañāṇa)可以有或沒有跟它一同生起。


    菩提有三種:

    (1) 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覺(sammāsambodhi):此菩提是四道智連同一切知智。在此,正等正覺者沒有依靠導師,而是自己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除了能斷除內心的煩惱之外,它也能斷除過去世的習氣(vāsanā)。一切知是明瞭一切值得了解之事。

    (2) 辟支菩提(paccekabodhi):此菩提是指無師自通地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3) 聲聞菩提或弟子菩提(sāvakabodhi):此菩提是指必需依靠導師(佛陀)的幫助才能證得徹知四聖諦的四個道智。


    有很強烈的善欲想要證得三藐三菩提者是為三藐三菩薩(sammāsambodhisatta),即「未來圓滿佛」。有很強烈的善欲想要證得辟支菩提者是為辟支菩薩(pacceka-bodhisatta),即「未來辟支佛」。有很強烈善欲想要證得弟子菩提者是為聲聞菩薩(sāvaka-bodhisatta),即「未來弟子」。



  9. ^ 《雜阿含經》(四九):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10. ^ 《雜阿含經》(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11. ^ 11.011.1 馬哈希尊者《毗婆舍那講記》:菩薩觀見三界內外一切法之生、滅,藉此修習毗婆舍那。所以佛陀說:菩薩觀五取蘊生滅,依序引發諸毗婆舍那智,接著,先以「預流道」,證知涅槃。其後,他以同樣的方式修習毗婆舍那,並藉由「一來道」證知涅槃。再者,他又繼續修習毗婆舍那,再依「不還道」證知涅槃。然後,他又繼續修毗婆舍那,以稱為「漏盡智」的「阿羅漢道」證知涅槃,成為具備「一切知智」的佛陀。


  12. ^ 《雜阿含經》(六〇八):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離四念處者,則離如實聖法;離如實聖法者,則離聖道;離聖道者,則離甘露法;離甘露法者,不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於苦不得解脫。若比丘不離四念處者,得不離聖如實法;不離聖如實者,則不離聖道;不離聖道者,則不離甘露法;不離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彼人解脫眾苦。」


  13. ^ 《別譯雜阿含經》(一〇二):一時,佛在優樓頻螺聚落,泥連河側菩提樹下,成佛未久。佛於樹下,獨坐思惟,而作是念:「唯有一道,能淨眾生,使離苦惱,亦能除滅不善惡業,獲正法利,所言法者,即四念處。云何名為四念處耶?觀身念處、觀受念處、觀心念處、觀法念處。若人不修四念處者,為遠離賢聖之法,遠離聖道。若離聖道,即遠離甘露。若遠離甘露,則不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我說終不能得離於一切諸苦。若修四念處,即親近賢聖法者,若親近賢聖法,即親近賢聖道。若親近賢聖道,即親近甘露法。若親近甘露法,即能得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若免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如是等人,即說離苦。」


  14.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在這部經的註釋中也有解釋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單只說到十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兩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萬次,或一千萬次,或十億次,或一千億次,或十萬億次就可成佛的。同樣地,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兩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萬天,或十億天,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或十萬億個月,或一年,或兩年,或十萬億,或一個大劫,或兩個大劫,或十萬億個大劫,或一阿僧祗大劫,或兩阿僧祗大劫,或三阿僧祗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羅蜜,即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捨也是同樣的情形。)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蜜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蜜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15. ^ 《增壹阿含經》:佛世尊皆出人間。非由天而得也。


  16. ^ 《大般涅槃經》:「我滅度後,隨僧伽樂欲,可廢小小學處。」
    南傳大藏經《律藏》小品第十一五百〔結集〕犍度:

    時,具壽阿難言諸長老比丘:「諸大德!世尊般涅槃時,曾對我言:『阿難!我滅度後,僧伽若欲者,小小戒可捨。』」「友!阿難!何者為小小戒,曾請問世尊否?」大德!何者為小小戒,我未曾請問世尊。」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外,餘為小小戒。」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僧殘,餘為小小戒。」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餘為小小戒。」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餘為小小戒。」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二波逸提,餘為小小戒。」一分長老等言:「除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二波逸提、四提舍尼,餘為小小戒。」

    時,具壽摩訶迦葉告僧伽,言:「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有關在家人,雖是在家人,亦知我等:此是汝等釋子應〔為〕,此是不應〔為〕。若我等捨小小戒,或有人言:『沙門瞿曇為弟子制戒,〔不久〕如煙矣!師在時學戒,今師般涅槃而不學戒。』若僧伽機熟,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是乃表白。諸大德!請聽我言!我等之戒……『……今……不學戒。』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者默然,不聽者請言。僧伽未制不得制,已制不得壞,隨所制之戒而持住。具壽聽……了知。」

    時,諸長老比丘言具壽阿難:「友!阿難!汝不問世尊何者為小小戒,是惡作,懺悔此惡作!」「諸大德!我失念,未問世尊何者為小小戒,我不見惡作,然信諸具壽故,懺悔此惡作。」

    在《巴利大藏經‧大般涅槃經》中佛陀肯定了跋耆族人對待祖制的類似原則:


    「世尊!我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

    ,並開示了七不退法,其中有:「諸比丘!只要諸比丘依照未制立者不制立,已制立者不廢,實行所制立律法,諸比丘!則應預期諸比丘之興盛而非衰亡。」Dīhga-Nikāya: The Dīgha nikāya. : 74. maha-parinibbana-suttanta (巴利文).  引文格式1维护:未识别语文类型 (link)



  17. ^ 班迪達《解脫道上》:在此,我想談論一下「素食主義」。有些人認為吃素才是道德的。在上座部佛教裡,並沒有「吃素能助禪修者更快或更容易見到法」的思想。佛陀並未完全禁止「吃肉」。提婆達多曾要求佛陀立下戒律禁止食肉,但佛陀思考了這事的利、弊後,回拒他的要求。在佛陀時代,一般人們吃菜也吃肉。比丘必須依托缽而食,他們沒辨法知道哪一家吃素,哪一家不是。而且,他們必須接受在家眾所給與的任何食物。如果佛陀立下這條戒律而禁止肉食,這將會影響比丘們的修行。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如佛陀所教的方式進食,思惟食物的不淨,不去執著任何的食物。不一定得吃素才能修行。


  18. ^ 《本生經》:二四六 油教訓本生譚
    (菩薩=仙人)
    此本生譚是佛在毘舍離附近重閣講堂中時,對師子將軍所作之談話。彼於歸依佛之次日,於食物中添肉供佛,尼乾子之徒聞之怒而不悅,思欲害如來之名而非難曰:「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食。」比丘等集於法堂開始議論:「諸位法友!尼乾子到處非難云:『沙門瞿曇對決定為供養自己所調理之肉,知之而與弟子共同而食。』」佛聞之云:「汝等比丘!尼乾子非難我食決定供養所調理之肉,非自今日始,彼於前生即有非難。」於是佛為說過去之因緣。
    主分
    昔日波羅奈國梵與王治國時,菩薩生於某婆羅門之家,達成年後,出家入仙人之道。為得鹽與酸味之物,由雪山地方來波羅奈,翌日入都中托鉢。然有某家主人,思欲窘此行者,招行者入於家中設座使坐,獻魚肉之類,於食事終了,自己亦坐於一面云:「此肉決定只為供養尊者而殺生調理者,惡業歸於尊者,於我無關。」於是唱第一之偈:



    打害殺行施 人無自制心

    如是取食物 人為罪所污


    菩薩聞此唱第二之偈:




    殺妻兒行事 人無自制心

    智慧人食此 不為罪污染

    菩薩如此為彼說法,即起座而去。

    結分

    佛述此語後,作本生今昔之結語:「爾時之家主是尼乾子,而行者即是我。」



  19. ^
    《律藏 遮止說戒篇》、《增支部 第8集 伍波薩他經》、《自說 伍波薩他經》:「諸比庫,猶如大海唯有一味,即鹹味;正是如此,諸比庫,此法、律唯有一味,即解脫味」。



  20. ^
    [英] 凱恩 (Arthur B. Keith, 1879-1944) 著,宋立道、舒曉偉譯:《印度和錫蘭佛教哲學》[Buddhist philosophy in India and Ceylon](上海:商務印書館,2004),第3-4頁:「英國和德國的最有影響力和吸引力的佛教解說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幅簡單而有效的圖畫。它描述了這麼一個印度聖者:他在公元前563至公元前483年間度過了無瑕的一生。他致力於創造一個相當理性主義而有現代意義的學說。這位聖人並不注意那些純粹閒暇中的玄思冥想,他以為後者(暇想、玄思冥想)對於自己所追求的解脫說來,並無任何價值。而解脫才是他和他的同時代人至為關心的問題。他在構築自己的理論體系時,對那些關係到『自我靈魂在本質上是否屬於永恆實體』的說法棄置不願。後者(靈魂是否永恆實體)正是他的同時代想得到答案的。他擯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立場,而在因果律支配下的不斷遷流的觀念中尋求到了更大的真理,從而他創造了一個哲學思想發展中的哥白尼似的革命。由於這種對於自我的非真實性之領悟,使他最終創造出了一個合乎情理的倫理體系。人之目的——涅槃——並非是那種不可避免的充滿通苦的不斷貪求,因為人本身並沒有任何實在性。人之目的因而只是消除任何形式的欲愛,從而便能獲得在此世間可以達到的、實現的最高快樂。這是一種依靠擺脫對於死後永恆幸福的虛妄追求而獲得自由的看法。

    這就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個早期的合理主義者,他肯定了常識並將其引入了一個木來只受婆羅門奧義書的神秘主義支配的社會 ... 一位熱情的贊漢者李斯·大偉 (Rhys Davids) 夫人說:『這是人類思想史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里程碑,因此這是一個無數時代以來被人們認為不僅是亞洲的而且屬於整個世界的人,是一個使人離於苦難和罪惡的拯救者……。』

    或者更坦白地說吧,我們不妨接受這麼一種說法:佛陀誠然是名副其實的合理主義者,絕對不會接受轉世的說法 ...」

    第5頁:「而現在,我們承認,證明佛陀的合理主義理論的根據是在分別說部者 (指斯里蘭卡的上座部) 的巴利文三藏當中。這當然毫無疑問地是我們所能得到的佛教方面的珍貴記載。虔誠的佛教徒們視這些經典為權威,對之抱有敬的態度,這是自然的,以至於他們會公開地敵視任何想不帶感情以嚴肅探究態度對待佛教資料的人,而這種忒度正是研究基督教的人所必須的……。」



  21. ^ 《巴利律藏》:
    http://tipitaka.sutta.org/canon/vinaya/pariv%C4%81ra/samu%E1%B9%AD%E1%B9%ADh%C4%81nas%C4%ABsasa%E1%B9%85khepo
    http://tripitaka.cbeta.org/N05n0003_003
    一切眾生之慈愍者,一切有情之最尊者,獅子之鴦耆羅娑釋迦牟尼,宣說三藏,有經、及大功德之律。



  22. ^ 本生經第1卷. 燃燈世尊之後,經一阿僧祇劫,憍陳如佛出世。佛行三度弟子之集會。第一集會一兆人,第二集會百億人,第三集會九億人。爾時菩薩為轉輪王,名甚勝者。向佛及一兆比丘眾行大施食。佛向菩薩預言:「汝未來世,當得作佛。」彼聞佛說法,以國事托付大臣等而出家。彼學三藏,得八定及五神通,修禪不怠,生梵天界。

    此佛之後,有弗沙佛之出世。此佛亦三次行弟子之集會,第一集會六百萬,第二集五百萬,第三集三百二十萬比丘。爾時菩薩名已勝者王,棄大王國,於佛處出家。學三藏,為大眾說法,完成戒波羅蜜,佛亦與彼豫言。

    此佛之後,有迦葉佛之出世。佛亦有一次弟子之集會,集三萬之比丘。爾時青年菩薩名光護,通達三種吠陀奧義,善知地上與天界,為陶器師作瓶之友。彼與其友俱詣佛所,聞法話而出家,精進努力,修學三藏,遂行大小義務,為佛教添加光彩。佛亦授彼豫言。

    於第四七日間,天人等在菩提樹之西北方設「寶之家」,佛於此處結跏趺坐,詳察導人入涅槃及一切物根源之阿毘曇藏,經過七日。其後通阿毘曇諸人為兩種說明,即:「寶之家乃作寶之家,或謂佛會得七論之處為寶之家。」此二說明,於此處皆為相應,兩者均可採用。自此以來,其處被稱之為「寶家之祠」。
     



  23. ^ 波羅密,巴利語parami,是以大悲心與行善的方便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佈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我慢與邪見所污染。


  24. ^ 林崇安. 南北傳的菩薩道 (PDF): 3–5. 


  25. ^ 明昆尊者《南傳菩薩道》:在這部經的註釋中也有解釋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單只說到十波羅蜜中的佈施波羅蜜,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次,或兩次,或十次,或二十次,或五十次,或一百次,或一千次,或十萬次,或一千萬次,或十億次,或一千億次,或十萬億次就可成佛的。同樣地,我們是不可能只修了一天,或兩天,或十天,或二十天,或五十天,或一百天,或一千天,或十萬天,或十億天,或一個月,或兩個月,或十萬億個月,或一年,或兩年,或十萬億,或一個大劫,或兩個大劫,或十萬億個大劫,或一阿僧祗大劫,或兩阿僧祗大劫,或三阿僧祗大劫就可成佛。(其他的波羅蜜,即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與捨也是同樣的情形。)事實上最短的期限是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只有在這麼久的時間裡,非常恭敬、熱誠、認真、透徹與毫無間斷地圓滿諸波羅蜜之後才能成佛。這就是為什麼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原因。這部經的疏鈔也強調只有至少修習諸波羅蜜四阿僧祗與十萬大劫之後才能成佛。除此之外,是沒有其他方法的。這是為何佛陀的出世是非常稀有的。


  26. ^ 《雜阿含經》(四九八):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7. ^ 《雜阿含經》(四九):佛告阿難:「善哉!善哉!應如是答。所以者何?色是生滅法,受、想、行、識是生滅法。知色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色;知受、想、行、識是生滅法者,名為知識。」


  28. ^ 《雜阿含經》(九):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觀。」


  29. ^
    《增支部》‧一集‧第六彈指品: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諸比丘! 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30. ^
    《楞伽師資記》:理入者。謂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凡聖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若也捨妄歸真。凝住辟觀。自他。凡聖等一。堅住不移。更不隨於言教。此即與真理冥狀。無有分別。寂然無名之理入。



  31. ^ 世界佛教徒聯誼會,1950年成立大會


  32. ^ 《相應部》47相應14經比丘們!凡那些存在於過去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凡那些存在於未來世的阿羅漢、遍正覺者,那些世尊也必有這樣最勝的一對弟子,猶如我的舍利弗、目揵連。


  33. ^ 《長阿含經》: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未來諸佛給侍弟子亦如阿難。然過去佛給侍弟子,語然後知;今我阿難,舉目即知:如來須是,世尊須是。此是阿難未曾有法,汝等持之。轉輪聖王有四奇特未曾有法,何等四?聖王行時,舉國民庶皆來奉迎,見已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轉輪聖王若住、若坐,及與臥時,國內臣民盡來王所,見王歡喜,聞教亦喜,瞻仰威顏,無有厭足,是為轉輪聖王四奇特法。今我阿難亦有此四奇特之法,何等四?阿難默然入比丘眾,眾皆歡喜,為眾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復次,阿難默然至比丘尼眾中、優婆塞眾中、優婆夷眾中,見俱歡喜,若與說法,聞亦歡喜,觀其儀容,聽其說法,無有厭足,是為阿難四未曾有奇特之法。」


  34. ^ 《論事》第二十一品:今稱一切方論。遍四方上下,世界安住所,一切世界住諸佛,起自己之思惟,言「一切方住諸佛」,乃大眾部之邪執

    (自)一切方住諸佛耶?(他)然。(自)東方住諸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東方住諸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何生、何姓耶?彼佛之父母何名耶?彼佛之一雙弟子何名耶?彼佛之近侍何名,持如何之衣,持如何之鉢耶?於如何之聚落、村邑、都城、王國、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自)南方……乃至……西方……乃至……北方……乃至……下方住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下方住佛耶?(他)然。(自)彼佛何名……乃至……於……地方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自)上方住佛耶?(他)然。(自)〔佛〕住四王天……乃至……住三十三天……乃至……住夜摩天……乃至……住兜率天……乃至……住化樂天……乃至……住他化自在天……乃至……住梵天世界耶?(他)實不應如是言……乃至……



  35. ^ 馬哈希長老與第六次結集西元1954年緬甸、泰國、斯里蘭卡、柬埔寨、寮國、越南、印度、尼泊爾等八個國家的上座部佛教僧團公推馬哈希長老和明昆長老領導第六次結集,由馬哈希長老負責提問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大迦葉,明昆長老負責回答問題相當於第一次結集時的優婆離和阿難。


  36. ^ 引用中略去的原文:此頌是佛陀在祇陀林針對俱生皮的爭論比丘而說,其大意是:那些爭論不休的人完全不知道,我們將為此爭論所困而走上毀滅之途!如果他們懂得這種危險性,就不會爭論了。


  37. ^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学佛三书·佛教入门.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1340561. 


  38. ^ 《妙法蓮華經》:「諸比丘!如來亦復如是,今為汝等作大導師,知諸生死煩惱惡道險難長遠,應去應度。若眾生但聞一佛乘者,則不欲見佛,不欲親近,便作是念:『佛道長遠,久受懃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於中道為止息故,說二涅槃。若眾生住於二地,如來爾時即便為說:『汝等所作未辦,汝所住地,近於佛慧,當觀察籌量所得涅槃非真實也。但是如來方便之力,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如彼導師,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寶處在近,此城非實,我化作耳。』」


  39. ^ 《妙法蓮華經》:
    鈍根樂小法,  貪著於生死,
    於諸無量佛,  不行深妙道,
    眾苦所惱亂,  為是說涅槃。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  以此度眾生。
    自證無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  此事為不可。
    少智樂小法,  不自信作佛,
    是故以方便,  分別說諸果。
    雖復說三乘,  但為教菩薩。



  40.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懃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繫,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41. ^ 《妙法蓮華經》:舍利弗!如彼長者,雖復身手有力而不用之,但以慇懃方便勉濟諸子火宅之難,然後各與珍寶大車。如來亦復如是,雖有力、無所畏而不用之,但以智慧方便,於三界火宅拔濟眾生,為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而作是言:『汝等莫得樂住三界火宅,勿貪麁弊色聲香味觸也。若貪著生愛,則為所燒。汝速出三界,當得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我今為汝保任此事,終不虛也。汝等但當勤修精進。』如來以是方便誘進眾生,復作是言:『汝等當知此三乘法,皆是聖所稱歎,自在無繫,無所依求。乘是三乘,以無漏根、力、覺、道、禪定、解脫、三昧等而自娛樂,便得無量安隱快樂。』


  42. ^ 《妙法蓮華經》:爾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從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顏,目不暫捨。於時世尊告憍曇彌:「何故憂色而視如來,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憍曇彌!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今汝欲知記者,將來之世,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汝如是漸漸具菩薩道,當得作佛,號一切眾生喜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憍曇彌!是一切眾生喜見佛及六千菩薩,轉次授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引用



  • 瑪欣德尊者(Mahinda Bhikkhu). 《南傳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觀禪法》. 

  • 參見:《南傳上座部佛教及其止觀禪法》PDF


外部連結



  • 阿含經在线 南北传經藏对读

  • 覺悟之路

  • 上座部佛教百科

  • 中文內觀

  • 帕奧禪林

  • 國際中文內觀網

  • 馬哈希禪修中心

  • 法雨道場

  • 南傳上座部佛教

  • 臺灣上座部佛學院

  • 覺悟之翼

  • Access to insight

  • Theravada Buddhism

  •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

  • 泰國法身寺

  • 新加坡善友禪中心

  • 宣隆內觀禪

  • 中国上座部佛教

  • MBSC佛陀原始正法中心

  • 《南傳菩薩道》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ReactJS Fetched API data displays live - need Data displayed static

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