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

Multi tool usebody.skin-minerva .mw-parser-output table.infobox captiontext-align:center
景颇族是一个主要居住在缅甸克钦邦、撣邦和中国云南省的一个民族,景颇族是中国官方的称呼,緬甸稱克钦族,印度称Singpho,他们还自称Jinghpaw、Tsaiva、Lechi、Theinbaw、Singfo、Chingpaw[1];人口共有約100万,歷史上信仰上座部佛教,现在主要信仰基督教;在印度阿萨姆邦和印度控制的藏南地區(印度稱“阿鲁纳恰尔邦”)亦有景頗族(印度稱Singpho)數千人,他們與中國及緬甸的其他景頗族人有密切的關係。
分布
中國大陸
境內有147,828人(2010年人口普查),是中国大陸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芒市、陇川县、盈江县、瑞丽县和梁河县。其中4万人是講景颇语,其他人講景頗方言,例如载瓦语(8万人)、浪速语(4000人)、勒期语(1000人),而把景颇语作为第二语言。有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各地景颇族人口列表(普查单位:人)[2]
位次
| 地区
| 总人口
| 景颇族
| 占景颇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区 少数民族 人口比例(%)
| 占地区 人口比例(%)
|
| 合计
| 1,245,110,826
| 132,158
| 100
| 0.12546
| 0.01061
|
| 31省份合计
| 1,242,612,226
| 132,143
| 99.99
| 0.12558
| 0.01063
|
G1
| 西南地区
| 193,085,172
| 130,720
| 98.91
| 0.36266
| 0.06770
|
G2
| 中南地区
| 350,658,477
| 629
| 0.48
| 0.00213
| 0.00018
|
G3
| 华东地区
| 358,849,244
| 513
| 0.39
| 0.02053
| 0.00014
|
G4
| 华北地区
| 145,896,933
| 159
| 0.12
| 0.00182
| 0.00011
|
G5
| 东北地区
| 104,864,179
| 64
| 0.05
| 0.00058
| 0.00006
|
G6
| 西北地区
| 89,258,221
| 58
| 0.04
| 0.00033
| 0.00006
|
1
| 云南
| 42,360,089
| 130,212
| 98.53
| 0.91965
| 0.30739
|
2
| 贵州
| 35,247,695
| 413
| 0.31
| 0.00310
| 0.00117
|
3
| 山东
| 89,971,789
| 343
| 0.26
| 0.05421
| 0.00038
|
4
| 广东
| 85,225,007
| 261
| 0.20
| 0.02057
| 0.00031
|
5
| 湖南
| 63,274,173
| 136
| 0.10
| 0.00212
| 0.00021
|
6
| 广西
| 43,854,538
| 95
| 0.07
| 0.00056
| 0.00022
|
7
| 河南
| 91,236,854
| 85
| 0.06
| 0.00743
| 0.00009
|
8
| 四川
| 82,348,296
| 79
| 0.06
| 0.00192
| 0.00010
|
9
| 江苏
| 73,043,577
| 60
| 0.05
| 0.02309
| 0.00008
|
10
| 山西
| 32,471,242
| 52
| 0.04
| 0.05041
| 0.00016
|
11
| 浙江
| 45,930,651
| 43
| 0.03
| 0.01088
| 0.00009
|
12
| 北京
| 13,569,194
| 37
| 0.03
| 0.00632
| 0.00027
|
12
| 海南
| 7,559,035
| 37
| 0.03
| 0.00282
| 0.00049
|
14
| 河北
| 66,684,419
| 36
| 0.03
| 0.00124
| 0.00005
|
15
| 吉林
| 26,802,191
| 32
| 0.02
| 0.00130
| 0.00012
|
16
| 福建
| 34,097,947
| 31
| 0.02
| 0.00531
| 0.00009
|
17
| 内蒙
| 23,323,347
| 28
| 0.02
| 0.00058
| 0.00012
|
18
| 新疆
| 18,459,511
| 27
| 0.02
| 0.00025
| 0.00015
|
19
| 辽宁
| 41,824,412
| 24
| 0.02
| 0.00036
| 0.00006
|
20
| 安徽
| 58,999,948
| 20
| 0.02
| 0.00503
| 0.00003
|
21
| 陕西
| 35,365,072
| 19
| 0.01
| 0.01077
| 0.00005
|
22
| 重庆
| 30,512,763
| 16
| 0.01
| 0.00081
| 0.00005
|
23
| 湖北
| 59,508,870
| 15
| 0.01
| 0.00058
| 0.00003
|
24
| 江西
| 40,397,598
| 12
| 0.01
| 0.00955
| 0.00003
|
25
| 甘肃
| 25,124,282
| 11
| 0.01
| 0.00050
| 0.00004
|
26
| 黑龙江
| 36,237,576
| 8
| 0.01
| 0.00045
| 0.00002
|
27
| 天津
| 9,848,731
| 6
| 0.00
| 0.00225
| 0.00006
|
28
| 上海
| 16,407,734
| 4
| 0.00
| 0.00385
| 0.00002
|
29
| 宁夏
| 5,486,393
| 1
| 0.001
| 0.00005
| 0.00002
|
| 西藏
| 2,616,329
|
|
|
|
|
| 青海
| 4,822,963
|
|
|
|
|
| 现役军人
| 2,498,600
| 15
| 0.01
| 0.01343
| 0.00060
|
台灣
1961年因國共內戰撤退至緬甸的游擊隊(泰緬孤軍)遷回台灣,其中包括52名景頗族人,甚至撤退時還帶來長老所演奏的象腳鼓;景頗人在台灣人口一度達兩百人,目前僅剩百餘人散佈高雄、屏東、台北、台東等地,每年十月族人都會聚會一起穿傳統服飾與跳傳統舞蹈,目前已成立有「景頗族台灣同鄉聯誼會」。[3]
緬甸
缅甸的景颇族,共有約85万人(2001年),被定義命名为景颇(緬甸語:ဂျိန်ဖော့,缅甸语委转写:gyin hpau.,旧作သိန်းပေါ်,sin: pau)、载瓦、卡库、高伊、马尤(浪速,10万人)和勒期(3万人)各個獨立民族,並可向註冊其族名身分,但都是使用景颇语及其所屬方言。
相关条目
来源参考
^ Leach, E. R. (2004) [1959]. "The Categories Shan and Kachin and their Subdivisions". 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 A Study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2004 ed.). Oxford, UK: Berg. p. 41. ISBN 9781845202774. Retrieved 20 August 2010.
^ 国家统计局:《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第五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乡、镇、街道数据,2008年01月04日
^ 劉愛生. 〈景頗族》象腳鼓 銀包袋 十月歌舞意難忘〉. 桃園縣: 聯合報. 2008-04-20.
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系分類)
|
---|
| 漢藏語系 |
漢白語族 | 汉族 · 回族 · 白族 · 瓦鄉人 · 穿青人 · 蔡家人 · 羿人 · 者来寨人 · 阿尔巴津人
|
---|
| 藏緬語族 | 藏族 · 门巴族 · 彝族 · 哈尼族 · 傈僳族 · 拉祜族 · 纳西族 · 基诺族 · 怒族 · 羌族 · 土家族 · 普米族 · 景颇族 · 阿昌族 · 独龙族 · 珞巴族 · 嘉絨人 · 白馬人 · 僜人 · 夏尔巴人 · 木雅人 · 毕苏人 · 阿侬人 · 载瓦人 · 勒墨人 · 尔苏人 · 纳木依人
|
---|
| 壯侗語族 | 壮族 · 傣族 · 布依族 · 侗族 · 水族 · 仫佬族 · 毛南族 · 黎族 · 仡佬族 · 撣族 · 拉基族 · 布标族 · 臨高人 · 木佬人 · 布央人 · 莫家人 · 标人 · 茶洞人 · 仡隆人
|
---|
| 苗瑤語族 | 苗族 · 瑤族 · 畲族 · 巴天族 · 绕家人 · 布努人 · 包瑙人
|
---|
|
---|
| 阿尔泰语系 |
蒙古語族 | 蒙古族 · 东乡族 · 土族 · 达斡尔族 · 保安族 · 裕固族(東部) · 蒙古回回(蒙古族穆斯林 · 托茂人) · 康家人
|
---|
| 滿-通古斯語族 | 满族 · 锡伯族 · 鄂温克族 · 赫哲族 · 鄂伦春族 · 翁阔人
|
---|
| 突厥語族 | 维吾尔族 · 哈薩克族 · 柯尔克孜族 · 撒拉族 · 乌孜别克族 · 塔塔尔族 · 裕固族(西部) · 圖瓦人 · 富裕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 · 艾努人 · 克里雅人 · 雅庫特人
|
---|
|
---|
| 南亞語系 | 佤族 · 布朗族 · 京族 · 德昂族 · 克木族 · 莽族 · 曼咪人
|
---|
| 印歐語系 | 俄羅斯族 · 塔吉克族 · 土生葡人 · 达曼人
|
---|
| 南島語系 | 高山族 · 占族(回輝人) · 在华菲律宾人
|
---|
| 其他 | 朝鮮族 · 和族(遗华日侨) · 犹太人 · 未识别民族
|
---|
| 粗體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認定的56民族,其中高山族和臺灣原住民族有分類部分重疊、爭議處。 參見:中华民族 · 中国各民族生育率表 · 中國境內的民族和族群 (按區域分類) · 中华民族分类索引
|
|
緬甸境內的民族和族群(按語言系屬分類)
|
---|
| 漢藏語系 |
漢語族 | 果敢族(撣) · 汉族(緬華) · 潘泰人(回族)
|
---|
| 薩爾語群 | 克欽族(克欽) · 景頗族(克欽) · 高伊族(克欽) · 卡庫族(克欽)
|
---|
| 儂語支 | 日旺族(克欽)
|
---|
| 緬語支 | 馬尤族(克欽) · 勒期族(克欽) · 阿齊族(克欽) · 緬族(緬) · 曼達族(撣)
|
---|
| 彝語支 | 傈僳族(克欽) · 拉祜族(撣)
|
---|
| 克倫語支 | 克耶族(克耶) · 扎延族(克耶) · 加揚族(克耶) · 蓋哥族(克耶) · 蓋巴族(克耶) · 巴亞伊族(克耶) · 馬努馬瑙族(克耶) · 因達萊族(克耶) · 因包族(克耶) · 克倫族(克倫) · 白克倫族(克倫) · 巴萊枝族(克倫) · 孟克倫族(克倫) · 斯高克倫族(克倫) · 達萊布瓦族(克倫) · 巴古族(克倫) · 貝族(克倫) · 毛內布瓦族(克倫) · 莫布瓦族(克倫) · 波克倫族 · 巴奧族(克倫)
|
---|
| 庫基-欽語支 | 欽族(欽) · 奧瓦卡米族(欽) · 卡米族(欽) · 加林高(盧謝)族(欽) · 欽丹族(欽) · 燦贊族(欽) · 扎杭族(欽) · 燦丹族(欽) · 佐佩族(欽) · 佐族(欽) ·
|
---|
| Tangkhul語支 | 馬因族(欽) · 丹春族(欽)
|
---|
| 其他語族 | 達永族(克欽儂語支?) · 達朗族(克欽) · 杜因族(克欽) · 邁丹族(克欽 曼尼普爾語支?) · 察蘭族(欽) · 考諾族(欽) · 康索族(欽) · 康燦欽族(欽) · 誇欽姆族(欽) · 昆利(欽姆)族(欽) · 甘代族(欽) · 圭代族(欽) · 溫族(欽) · 齊山族(欽) · 達邦族(欽) · 贊尼亞族(欽) · 毛撣族(撣) · 那加族(欽薩爾語群?) ·
|
---|
|
---|
| 南島語系 |
|
---|
| 南亞語系 |
孟-高棉語族 | 孟族(孟) · 佤族(撣) · 克木族(撣)
|
---|
|
---|
| 侗臺語系 |
|
---|
| 印歐語系 |
|
---|
| 粗體字為緬甸政府認定的八大族群135個民族,未获政府承认的民族有缅甸华人(果敢华人除外,占缅甸总人口的2.5%)、印裔缅甸人(占1.25%)、罗兴亚人(实际为来自孟加拉国的混血民族,缅甸政府被指对他们种族压迫)、印度人和孟加拉人移民(1.25%)等。 緬甸民族
|
|
羌人系统
|
---|
| 古羌人支系
| | 羌族 · 藏族 · 纳西族 · 彝族 · 白族 · 景颇族 · 土家族 · 拉祜族 · 哈尼族 · 独龙族 · 傈僳族 · 怒族 · 普米族 · 基诺族等
|
|
云南专题
|
---|
| 省会:昆明 | 省长:阮成发 | 省委书记:陈豪
| | 综述 | 历史 · 地理 · 政治 · 行政区划(列表) · 经济 · 人口 · 文化 · 交通 · 旅游
|
---|
| 历史 | 元谋人 · 滇国 · 哀牢 · 益州郡 · 爨氏 · 寧州 · 云南郡 · 南宁州 · 六诏 · 南诏 · 大理国 ·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 · 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 明缅战争 · 清朝云南省 · 云南回变 · 中华民国云南省 · 滇系軍閥 · 一二·一事件 · 飛虎隊 · 滇西缅北战役 · 1970年通海地震 · 沙甸事件 · 1979年中越战争 · 马加爵事件 · 昆明3·01暴恐案
|
---|
| 地理 | 云贵高原 · 横断山区 · 云岭 · 哀牢山 · 无量山 · 高黎贡山 · 怒山 · 玉龙雪山 · 梅里雪山 · 白马雪山 · 卡瓦格博峰 · 鸡足山 · 苍山 · 昆明西山 · 昆明坝 · 洱海坝 · 金沙江 · 南盘江 · 元江 · 澜沧江 · 怒江 · 瑞丽江 · 独龙江 · 滇池 · 洱海 · 抚仙湖 · 泸沽湖 · 大叠水瀑布 · 普达措国家公园 · 澂江化石地 · 三江并流 · 路南石林 · 溪洛渡水电站
|
---|
| 区划 |
地级市 | 昆明市 · 曲靖市 · 玉溪市 · 保山市 · 昭通市 · 丽江市 · 普洱市 · 临沧市
|
---|
| 自治州 | 楚雄州 · 红河州 · 文山州 · 西双版纳州 · 大理州 · 德宏州 · 怒江州 · 迪庆州
|
---|
| 著名县级政区 | 东川区 · 安宁市 · 石林县 · 宣威市 · 腾冲市 · 水富县 · 蒙自市 · 个旧市 · 建水县 · 河口县 · 文山市 · 景洪市 · 大理市 · 巍山县 · 芒市 · 瑞丽市 · 泸水市 · 香格里拉市 · 德钦县
|
---|
|
---|
| 机构 | 云南省人民政府 · 中共云南省委 · 云南省人大 · 云南省政协 · 云南省监察委 · 云天化集团 · 昆钢控股 · 云南锡业 · 红塔集团 · 红云红河集团
|
---|
| 民族 | 汉族 · 壮族 · 回族 · 苗族 · 彝族 · 藏族 · 瑶族 · 白族 · 哈尼族 · 傣族 · 傈僳族 · 拉祜族 · 佤族 · 纳西族 · 景颇族 · 布朗族 · 普米族 · 阿昌族 · 怒族 · 基诺族 · 德昂族 · 独龙族 · 克木人 · 苦聪人 · 摩梭人 · 莽人 · 撒尼人
|
---|
| 文化 | 云南十八怪 · 滇剧 · 傣剧 · 彝剧 · 花灯剧 · 葫芦丝 · 阿诗玛 · 阿细的先基 · 司岗里 · 格萨尔王传 · 召树屯 · 火把节 · 泼水节 · 三月街 · 孔雀舞 · 三弦舞 · 象脚鼓舞 · 五朵金花 ·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 月光下的凤尾竹 · 云南映像
|
---|
| 教育 |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 云南大学 · 云南农业大学 · 云南师范大学 · 云南财经大学 · 云南民族大学 · 西南林业大学 · 昆明理工大学 · 昆明医科大学 · 昆明学院 · 大理大学 · 云师大附中 · 昆明一中 · 曲靖一中
|
---|
| 交通 | 滇缅公路 · 驼峰航线 · 亚洲公路14号线 · 昆曼公路 · 108国道 · 213国道 · 214国道 · 320国道 · 323国道 · 326国道 · 京昆高速 · 沪昆高速 · 杭瑞高速 · 银昆高速 · 汕昆高速 · 广昆高速 · 昆磨高速 · 开河高速 · 大丽高速 · 滇越铁路 · 贵昆铁路 · 成昆铁路 · 南昆铁路 · 内昆铁路 · 广大铁路 · 大丽铁路 · 昆河铁路 · 大瑞铁路 · 沪昆客专 · 南昆客专 · 昆明地铁 · 高黎贡山隧道 · 五家寨铁路桥 · 北盘江大桥 · 龙江大桥 · 昆明站 · 昆明南站 ·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 丽江三义国际机场 · 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 · 昆明港
|
---|
| 旅游 | 昆明世博园 · 金殿 · 云南陆军讲武堂 · 翠湖 · 昆明西山 · 滇池 · 大观楼 · 云南民族村 · 云南省博物馆 · 金马碧鸡坊 · 东西寺塔 · 石林风景区 · 九乡风景区 · 轿子雪山 · 罗平油菜花田 · 会泽古城 · 抚仙湖 · 阳宗海 · 腾冲热海 · 国殇墓园 · 来凤山 · 松山战役旧址 · 昭通大山包 · 玉龙雪山 · 丽江古城 · 泸沽湖 · 老君山 · 景迈古茶园 · 孟连宣抚司署 · 广允缅寺 · 沧源崖画 · 禄丰恐龙谷 · 元谋土林 · 黑井古镇 · 阿庐古洞 · 建水古城 · 建水文庙 · 碧色寨站 · 红河哈尼梯田 · 普者黑 · 坝美 ·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 西双版纳总佛寺 · 曼飞龙塔 · 景真八角亭 · 野象谷 · 橄榄坝 · 大理三塔 · 大理古城 · 洱海 · 苍山 · 鸡足山 · 巍山古城 · 巍宝山 · 勐巴娜西珍奇园 · 姐勒金塔 · 扎朵瀑布 · 铁城佛塔 · 南甸宣抚司署 · 独龙江 · 碧罗雪山 · 普达措国家公园 · 松赞林寺 · 纳帕海 · 独克宗古城 · 飞来寺 · 白水台 · 虎跳峡 · 哈巴雪山 · 白马雪山 · 茨中教堂 · 雨崩
|
---|
| 饮食 | 米线(过桥米线 · 小锅米线 · 过手米线) · 粑粑(官渡粑粑 · 喜洲粑粑) · 饵块 · 饵丝 · 乳饼 · 乳扇 · 食用菌 · 雕梅果脯 · 腐乳 · 豌豆粉 · 菠萝饭 · 鬼鸡 · 绿叶宴 · 撒撇 · 汽锅鸡 · 石屏豆腐 · 宜良烤鸭 · 宣威火腿 · 蒙自年糕 · 腾冲大救驾 · 鹤庆火腿 · 漾濞核桃 · 德宏小粒咖啡 · 遮放贡米 · 普洱茶 · 云南白药
|
---|
| 人物 | 鄭和 · 缪云台 · 孟获 · 王甲本 · 唐继尧 · 卓琳 · 聂耳 · 杜文秀 · 李根源 · 艾思奇 · 龙云 · 卢汉 · 罗炳辉 · 方国瑜 · 杨丽坤 · 刀安仁 · 李弥 · 张耀曾 · 杨杰 · 杨文清 · 馬堅 · 袁嘉谷 · 王炽 · 熊庆来 · 李宗黄 · 赵镕 · 朱培德 · 张冲 · 楚图南 · 松溜·阿嘎牟尼
|
---|
| 分类 共享资源 |
|
规范控制 | - BNF: cb124092434 (data)
- LCCN: sh85024387
|
---|
|
MbE3ULpiOPQVN4Opza y,mJe7 Aoo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Ramiro Burr's New Blog - to go back: www.ramiroburr.com From Latin rock to reggaeton, boleros to blues,Tex-Mex to Tejano, conjunto to corridos and beyond, Ramiro Burr has it covered. If you have a new CD release, a trivia question or are looking for tour info, post a message here or e-mail Ramiro directly at: musicreporter@gmail.com Top Tejano songwriter Luis Silva dead of heart attack at 64 By Ramiro Burr on October 23, 2008 8:40 AM | Permalink | Comments (12) | TrackBacks (0) UPDATE: Luis Silva Funeral Service details released Visitation 4-9 p.m. Saturday, Rosary service 6 p.m. Saturday at Porter Loring, 1101 McCullough Ave Funeral Service 10:30 a.m. Monday St. Anthony De Padua Catholic Church, Burial Service at Chapel Hills, 7735 Gibbs Sprawl Road. Porter Loring (210) 227-8221 Related New Flash: Irma Laura Lopez: long time record promoter killed in accident NewsFlash: 9:02 a.m. (New comments below) Luis Silva , one of the most well-known ...
1 I having trouble getting my ResourceDictionary.MergedDictionaries to load from app.xaml. My WPF app has a static class with a Main defined and startup object set to it. Within Main I created an instance of App and run it. The override OnStartup fires and the mainwindow.cs InitializeComponent gives the error "Message "Cannot find resource named 'MaterialDesignFloatingActionMiniAccentButton'. If I put the resources in the mainwindow.xaml everything is fine, but I wanted them to load at the app level so I they are not in each page. Any help appreciated. public partial class App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OnStartup(StartupEventArgs e) base.OnStartup(e); var app = new MainWindow(); var context = new MainWindowViewModel(); app.DataContext = context; app.Show(); from the Main.. var app = new App(); app.Run(); app.xaml.. <Application x:Class="GS.Server.App"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presentation" xmlns:...
up vote 2 down vote favorite There is a clear pattern that show for two separate subsets (set of columns); If one value is missing in a column, values of other columns in the same subset are missing for any row. Here is a visualization of missing data My tries up until now, I used ycimpute library to learn from other values, and applied Iterforest. I noted, score of Logistic regression is so weak (0.6) and thought Iterforest might not learn enough or anyway, except from outer subset which might not be enough? for example the subset with 11 columns might learn from the other columns but not from within it's members, and the same goes for the subset with four columns. This bar plot show better quantity of missings So of course, dealing with missings is better than dropping rows because It would affect my prediction which does contain the same missings quantity relatively. Any better way to deal with these ? [EDIT] The nullity pattern is confirmed: machine-learning cor...